境内黄、洛、渭河环流,为黄河水系的多泥沙河流。水质化学成份为重碳酸盐类型,离子总数低于300毫克/升,矿化度小于1克/升。属于理想的灌溉用水。
一、黄河
北自龙门湍流南下,于金水沟以东入境,至潼关港口挟渭东流,为山、陕界河。历史上河流暴涨泛滥,河道屡经变迁。夏、商时期,谷深岸高流急,河势较稳定,长期流经首阳山下。故而列山氏、尧、舜建都蒲坂,蒲津关建于河滨(见《永济县志》)。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黄河自北段逐渐西侵,崩陷华原数里。至西汉初河又西侵,终于夺洛会渭。因而,汉武帝时能在河东引河水灌弃堧地五千顷。西汉后期,黄河东流而洛又入渭。东汉以至西晋,黄河处于相对稳定时期。东晋末年以至隋初,河道一度西迁,袭夺洛水入黄。故而北周保定二年(562)又于河东开凿河渠灌田。
以至唐初,河又绕蒲津关流,洛复入渭,河势比较稳定。唐以后,河床逐渐淤积水位抬高,致使河水泛滥西侵。北宋后期熙宁四年(1071),黄河终于决堤西溃,夺洛会渭。南宋以至元代,黄河始终逼流朝邑。
北宋《九域守令图》上的河道
元代中期至清朝末年(1300~1911),河床淤平抬高,泛滥更为严重。元末明初黄河一度逼流蒲州。明成化中,河道西移,崩洛入河。隆庆四年(1570)河自华原沿岸穿朝邑而南。后人称为“隆庆故道”。清代河道变迁更加频繁,不到300年,黄、洛改道竟达10次之多(大改道6次),平均约30年改道一次。群众总结为:30年河东,30年河西。
民国十六年(1927)又于朝邑县东北决口改道东徙,洛亦改流入渭。民国二十二年(1933),东流永济故道,老大庆关陷入河心。建国以来,更加浅流漫滩泛滥,河流逐渐西侵,华原河段西移4~5公里,鲁安河段继续塌岸西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