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移民入境。元亡后,明初将住居北京地区的元朝贵族帖、答、拜三姓迁居于帖家、拜家、阳村一带。“沙南又有蒙族三姓曰帖、曰答、曰拜,自前明由燕地迁居本县”(《大荔县旧志存稿》)。由于元末战乱频仍,关中居民大减,明诏令移民,大量迁入本县安置。根据世代相传和族谱记载,今大荔居民十之五六多为明初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移民站迁来者的后裔。如西寨、南留、仓西、步昌、范家、扈家、野雀、张家、拜家、下寨、阳村、苏村、赵渡、高城、冢刘等数十村,多系明初由山西移民新建或扩建。以至当时居民户口猛增,仅原朝邑县的行政区划增编至82里,兴建起11个集镇。
清代军屯入籍。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将明初为加强西北边防,实行军屯而设置的潼关卫和西安中、前二卫在大、朝境花插之军户约近万人及屯田接收归县后,即编为9里,设32屯、20营、12寨。今县境内凡属屯、营、堡、寨的村庄,如:大壕营、袁官营、刘官营、殷官营、保安屯、永安屯、长安屯、白虎屯、段家寨、叶家寨、白家寨、高墙寨、周家寨等,多属军屯村堡。移民多汉族,也有少数民族。
平民县招垦。清光绪二十年(1894),黄河西滚改道二十五里多,县境东南一带村堡淹没,人口逃亡。民国十五年(1926),河水又东归故槽,大片土地复归。民国十八年(1929)二月,陕西省政府由朝邑划出大庆关和大片黄河滩地新置平民县,时仅有4000余人,实行招垦后,人口日见增加。民国二十六年(1937),县人口增为5881人。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人口不断流入,至民国三十六年(1947),人口增至23605人。
三门峡库区移民。1956年组织三门峡库区群众迁移,先后共计移民107005人。其中迁至县境内的8343户,41601人。外迁14299户,65404人。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将原库区迁出移民,根据返迁政策又陆续迁回,至1989年,已迁入安置原籍的54025人。
大荔古时人口数字,据史志资料记载最早可追溯到明嘉靖年间(1522~1566),县有人口105613人,至万历年间(1573~1620),人口增至112252人,占全省人口的2.49%。天启、崇祯年间(1621~1644),由于连年战争,赋徭加重,人口逃亡甚多,清初,逃亡人口陆续返回。康熙八年(1669)后,为缓和民族矛盾,下诏停止圈地,将明代庄田改为民有。后又推行“地丁银”制度和“摊丁入亩”办法,“盛世滋丁,永不加赋”,使人口不断增加。康熙后期,县境人口已达30万左右,乾隆年间达382377人,道光三十年(1850)增至413184人,占省境人口的3.44%,增长高于全省平均增长率,成为封建时代本县人口数量的高峰期。清代后期,战乱灾荒,赋徭繁重,经济萧条,民不聊生。同治元年(1862)回民起义,本县为回民起义东府指挥中心,战乱长达8年之久,人口伤亡甚大。光绪三年(1877),又逢大旱灾,境内死尸遍野,人口丧失百分之六十多。光绪五年(1879),大荔人口减到72679人,光绪十八年(1892),朝邑人口减到94972人,两县仅有167000多人。光绪26年(1900)又逢大年馑,人口增而又减。及至光绪末年(1908)大荔人口开始增加到109145人,宣统三年(1911),朝邑人口增加到115727人,两县合计为224872人。
民国时期,外有帝国主义侵略,内有军阀混昆战,社会动荡,民无宁日。其间又经历了民国十八年(1929)大旱灾和二十一年(1932)虎列拉瘟疫大流行,饿毙疫伤者甚巨,全县人口反较清末民初大为减少。民国二十六年(1937),县境人口共208670人,其中大荔98292人,朝邑104497人,平民5881人。
抗日战争时期,外省人口不断流人,加之新建平民县实行招垦。至民国三十七年(1948),本县人口呈连续增长趋势。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