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考古发掘的旧石器时代的“大荔人”遗址与其化石和石器,证明远在距今约20万年左右,古人类就在本县段家乡的王家村、丁家坡、后河村、孙家窑、西花城、卿避村、坊镇等十多处地区繁衍生息。进入旧石器时代末期(距今约一万年前后),渭、洛河道的古地理环境基本形成,渭、洛河之间的沙洲和一级阶地裸露地表,草原、森林茂密,鸟、兽、鱼类更加繁盛,这里又成为原始人群赖以生存的天然猎场和渔塘。考古工作者曾先后在沙苑腹地西寨、梁园、田园、耿园、沙底、官池、拜家、八鱼等35处地点,发现人头顶骨化石和1580多件石器,经考证,系万年以前“沙苑文化”创造者的遗骸和遗物。在距今约5~6千年前的唐尧时期,大荔的原始人群,在渭、洛河岸已经有了比较稠密的定居点。据在洛河北岸15公里内,发现了埝头、同堤、梁家3处比较典型的新石器时代的定居点建筑遗址和大量的石铲、石刀、骨锥、骨针以及各种陶器(以素陶、红陶为主,也有彩陶),证明古人类在开发和创造大荔区域的历史文化中,不仅从事畜牧业、捕鱼业,而且原始农业、手工业已有相当的发展。可见当时境内人口已具规模。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生存条件,使大荔自古以来就成为多民族聚居之地。除汉族外,早有戎族、羌族。其人口源流,依史籍记载,主要有:
大荔境内古有国,春秋时代,大荔戎族部落进入本境,建立大荔戎国,从此在这里扎根生活,繁衍后嗣。
汉武帝于元朔、元狩年间(约前128~117左右)为修建“龙首渠”发兵卒1万余人,先后历时10余年,渠修通后,大部分兵卒就地安置在今汉村、义井一带。
东汉光武帝建武时(25~56),羌族一个部落首领羌王白纳目希汉,投降汉朝,内迁安置于本县,建城定居,由王降封为伯,城名“羌伯”,后来转音为羌白。还有一支雁羌,东汉马援征羌得胜,内迁于县境内,后来音转为埝桥。
唐肃宗时大将郭子仪借回纥兵4000多人讨平“安史之乱”后,大部留居大荔,安置在沙苑的青池、王阁、北金家、白马营、草滩、丁家、伍家、马家等36村。直至清同治年间(1862~1874),左宗棠任陕甘总督,率军镇压西北回民起义军后,又将其迁出安置于今宁夏南部地区,“左文襄悉安抚于甘肃平凉之金积堡各处”(《大荔县旧 志存稿》),即今宁夏泾源回族自治县。其迁入地区的村名、方位、距离皆同于本县原迁出时的状况,群众口音至今依然还沿用着本县原住地的方言土语,世代相传皆称其系由同州迁出的移民。
宋、元氏族迁入。仅据《朝邑县乡土志》记载:五里铺雷姓,宋时由耀州迁居县境。西平罗翟姓,宋徽宗时由山西稷县迁入。元末由晋迁居县境者,计有:赵渡阎姓、韦林霍姓、西野鹊杨姓、北平罗朱姓、贝家庄马姓、迪村张姓、城内(朝邑)赵姓、仓头村阎姓等。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