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地形
本县地形北高南低,既有铁镰山塬与沙苑,又有平原及黄河滩。
铁镰山塬 在县正北12.5公里处,东西长45公里,南北平均宽4.9公里。沟壑纵横,坡面陡峻,两侧易筑工事;梯田居高临下,制高点多,便于隐蔽、观测和射击,利于组织防御,是控制大荔和渭北铁路、公路的有利地带;对于减轻核武器的杀伤、破坏有良好作用。
平原 位于县城东、西、北三方,分一、二、三、四级阶地,面积642.46平方公里。地势平坦开阔,道路四通八达,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降低。视野开阔,便于发挥各种兵器的战斗威力和军队机动;且排、灌渠道纵横交错,有兼代工事作用,稍加改造,即可成为防坦克的障碍物;村庄稠密,利于部队宿营和补给;水位偏高,地面潮湿,不利构筑工事;盐池洼滩积水长6公里,宽0.8公里,不利重型武器转运。
沙苑 在县正南6公里处,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平均宽11.5公里。果树、林木较多,便于部队隐蔽;低洼处多沼泽,路面松散不便车辆通行;大风季节沙土飞扬,有碍观测、射击;沙内村庄较稀,有利空投、空降,便于游击。
黄河滩 在距城15公里的朝邑镇东,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平均宽12公里。地面辽阔,从裕西至朝邑镇有长30公里的黄河坝,坝西为耕地;靠老岸一带,有长15公里,宽100~300米的积水槽,三面临水,且西边老岸高于滩下30~90米,便于发挥火力,控制滩下,制敌渡河。
第二节 关隘
境内关隘仅有大庆关。汉称临晋关,唐为蒲津关,宋改称大庆关。位于原朝邑县东北12.5公里之黄河西岸,与山西蒲州(今永济县)隔河相望,乃黄河东西要衝。春秋战国时,是秦晋交往的重要通道之一,亦为古都长安通往山西的主要关隘;战国时常驻兵镇守。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始作简易河桥。东魏大将高欢遣大督都筑城。唐开元年间,置铁牛于黄河东西两岸,系以铁缆,建成浮桥。明万历二十六年(1589),黄河西徙,关反居河东,河西再建新大庆关。1958年移民后,民迁关废。
第三节 交通
西韩铁路 1971年通车。从西安经蒲城,穿本县西北之段家垣,越澄城、合阳地域通往韩城。是通向华北的平时客货运,战时运送军用物资的重要通道。
公路 108国道的渭南~韩城段横跨县域腹地,为客货运输和战备的主要通道。以县城为轴心,向东、南、西、北展伸的,通往敷水、花城、朝邑镇、华原、步昌、鲁安、平民、赵渡、雨林的公路,全系黑色路面,不管晴、雨皆畅通无阻。通往张家、西寨、迪村、韦林各条,因系简易(煤渣)公路,晴通雨滞,对部队集结、物资运输虽偶有不便,但沿途村镇较多,如遭破坏可及时修复。其它简易公路纵横交错,乡、村之间均可通行汽车,战时可全部承担军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