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以前,富平村堡无史料可鉴。明万历二十年(1592),全县有村堡344个。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全县有村堡1194个。同治年间,回民起义波及本县;继以光绪初年年馑,荒旱连年,县境内地方凋敝,村落废墟,十室九空。后至光绪十一年(1885),村堡及人口渐以恢复,时有村堡1155个。民国时期,村堡数基本保持稳定。民国36年(1947),全县有村堡1215个。建国以后,本县人口及村堡发展较快,到1989年底,全县有村堡1641个。
建国以前,乡村贫富悬珠,家资万贯、田园百顷的富户居少,衣不遮体、食不饱腹的穷苦百姓居多。村堡建设无人问津,仅自发地筑城护围。居住条件富户多以砖木结构的厦房、大房及木板楼房为主,贫苦老百姓则以土窑、草房、土木结构的拱脊、厦房等为主。村堡之间仅以小路相通。民间照明也是以清油灯为主,光线极其昏暗。
建国之后,乡村建设发展变化很大,衣、食、住、行日新月异,焕然一新。到1989年底,全县乡村基本都通了电,以电灯取代了清油灯、煤油灯。千家万户安上了有线喇叭,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乡村之间道路拓宽,车辆畅通无阻。农村住房现在多为一砖到顶的瓦房,城区、北部沿山一带的乡村及其它农村的“冒尖户”普遍盖起了单层、两层钢筋水泥结构的平、楼房。薛镇的勾龙、留古的卡南等村社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村堡建设,整修村堡道路,规划社员住宅,引导群众向社会主义新农村迈进。底店乡农村近几年变化更为明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很快使当地群众富裕起来,农村住房由过去的土窑、砖术结构的草、瓦房,已开始向钢筋水泥结构的平、楼房普遍发展;交通工具已由驴驮马载、人挑肩抬、架子车拉运,变成大、中、小型拖拉机和汽车;村与村之间及原来贯通山里山外的羊肠小道,已为拓宽的公路所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