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西固镇
位于县城东10公里处,为西固公社所在地。远在西周时期已形成村庄。传说西周宣王时,韩侯两妹分别嫁于党、杨二姓,住东西两地,韩之父母分称其东姑娘、西姑娘。因之居东者得名东姑,居西者得名西姑,两村相距1公里多。清顺治时西姑曰西故,乾隆时曰西顾,后改名西固,于明代设镇。
西固处于县城东的中心地带,自然地理优越,交通方便,是白水县的粮食主要产地之一,地下煤炭资源丰富。清末民初镇周围有小煤窑16处(旧时民称东梁)。清顺治四年(1647),每清晨有集。道光年间集会兴起,会期为每月的初五、十二、二十一、二十八日(农历)。由于人口集中,村庄稠密,小煤窑不断增多,因之来此定居者或经商的日渐增多。民国年间共有店铺29家,其中杂货业4家,粟店4家,药房4家,饭馆4家,还有京货铺及皮麻、铁木业等。义盛堂、万顺裕、锡盛堂等商号负有盛名。
西固镇旧街道,在镇中心,东西走向,长约150米,宽约7米。建国初,供销社在街中心设立了综合门市部,随后增设生产资料门市部。1979年,对东西街道拓宽取直,供销社新建了两层楼房的营业部。集市贸易也活跃兴盛,集会由以前的每月4次增加到6次(农历每月逢二、七日)。逢集时,市场向西延伸到老爷庙前,向东延伸到南下池,街北的两条巷、街南两条巷、北边的一条东西走向巷也挤满了人,隔洛河相望的澄城县的客商也纷纷前来赶集。
随着市场开放,经济繁荣,工商业活力大增,镇已成为县东部文化教育、商品交流的中心集镇。至1983年,镇周围小煤井增至60多处。镇上设有工商管理所、法庭、公安派出所、农行营业所、粮油购销站、地段医院、邮电所、税务所、食品购销站、新华书店、棉花收购站等企事业单位。1982年,公社住址由街东端迁到镇东北500米处新址,临近建起剧场。街北在寨子城旧址改建中心小学,街东南700米处设初级中学1所,街南设有县办中学。街上并设有文化站、电影队。供销社经营范围扩大,增设日用百货、五金交电、烟酒糖茶、生产资料、农副产品收购等门市部。个体商业经营百货、针织、照像、理发、镶牙、旅社、食堂、车辆及农械修理、加工、医药、陶瓷等,共30多家,摆摊设点者达90余个。
镇所在地有13个生产队,622户、3,334人,其中非农业户30户、165人,汉族居多,亦有少数回民。
三 雷村镇
位于县东南14.5公里处,为雷村公社驻地。元代至正年间(1341~1368)因雷姓居住此地而得名雷村。明代万历年间,人口密集,交通方便,北来的山货、煤炭,南来的日用百货,均在此地集散。街上有麻店、盐店、酒店、油店、北店(大车店)等。清乾隆时,农历每月初十集会1天。道光时增加每月二十五日集会1天。时有店铺24家。清光绪三年(1877)以后,因灾荒,集市萧条,取消了镇称。民国时有店铺8家,比较有名的是三兴堂、德义东、延庆堂、春茂堂,还有德茂大车店等。民国后期,集会改为农历每月逢十日,但赶会者廖廖。建国后,1983年重新立会,农历每月逢五、十日为集会。因经济发展,商品交易日兴,集会日渐兴盛,赶集人多时达5,000多人。
旧街道集中在东城门附近,为东西走向,街长不足百米,宽约10米。1958年后,街道向西直线延伸800多米,宽度拓为20米,沿新街建起一幢幢新房,1979年后,又增建楼房。至1983年,建有公社机关、粮站、社办初级中学、中心小学、食品收购站、信用社、棉花站、卫生院、邮电所、拖拉机站、食堂、百货及生产资料门市部、收购门市部、贸易货栈、剧场。7家个体户也建有营业部。
四 纵目镇
位于县城北36公里处,为纵目公社驻地。相传西周共和行政年间,村子建在一条南北梁上。居粱上遥望四周,地势平坦,极目处天地相接,故村名取之纵目。清乾隆以后设镇,未形成街市,仅有南店、北店两店铺,供往来行人食宿。民国初年,街道长约60米,有客店两家,中药铺两家,杂货铺、染房各两家,烧酒作坊1家。民国八年(1919)设立集会,农历每月逢六日为该镇集会日。
建国后30多年来,旧街道逐步得到改建。1975年,拆掉了原来的完全小学,街道延伸到400米,宽为20米,相当于旧街道面积的8倍。镇上新建楼房连成一片。至1983年,有居民125户、1,13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6人,成为洛河以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镇内县属单位有邮电支局、农行营业所、公安派出所、工商管理所、新华书店、药材及食品收购站、林业站、地段医院、法庭等,并有镇办中学1所,中心小学1所,电影放映队1个,供销社1个,文化站1个,以及个体商业户7家,照像、工艺品各1家。
五 林皋镇
位于县城西部21公里处,为林皋公社驻地。该地有10个生产队,385户、2,210人,均系汉族。
据传元至元年间(1336~1340),因王姓人家居住这里,名王家村。明嘉靖十九年(1540)以王部主事刘玑的号“林皋”定为村名。清乾隆后设镇,街道东西走向,长约150米,宽约8米。有药房、染房、杂货等数家小手工业者及商户。民国时期工商户增至18家,农历每月初1、12、22日为集会日。建国后,发展较快。1958年在镇上设立了县办完全中学。镇于1970年设立社办中学1所,后设中心小学1所,幼儿园1所。并设有文化站、电影放映队。经不时修建,至1983年街道伸长至1,000米,宽20米。镇上有供销社、邮电所、食品收购站、农行营业所、税务所、地段医院、公安派出所、兽医站、林业站、工商管理所、食堂、旅社、供电所、信用社等,还有个体商户及流动摊贩20多家。集会改为农历的每月逢二、七日。
六 史官镇
位于县城东北28公里处,为史官公社驻地。据传春秋宜臼年间,因黄帝左史官仓颉葬于此地而得名。清康熙时就有店铺,乾隆时农历每月逢七为集会,但未设镇。民国始设镇,有店铺6家,集会改为农历每月逢一日。
1952年,白水县供销合作社始在镇设立门市部。1959年合并大县时,镇为武庄公社驻地,往来人较多,集会规模大。分设白水县后,集会又渐小。1979年后,镇工商业有了发展。供销社新建了百货、五金交电、生产资料门市部,并设有食堂、旅社等,个体商户也不断增加,集市贸易日渐繁荣,逢集会,摆摊点百余处,赶集者2,000~3,000人。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街道向东延伸100多米,街东端新建了剧场。每年谷雨节的仓圣庙古会移在该镇举办,会期一般5~7天,会上必请名剧团或戏班演出,卖东西的搭棚设点,张灯结彩,吸引来澄城、黄龙、洛川、宜君等县的客贩和群众,有时人数达二三万人,盛况空前。
七 北原镇
又名厚原,位于县城北部40公里处,是北原公社驻地。清乾隆后期设镇,无集会。民国时有店铺8家,农历每月逢二日为集会日。因周围群众居住分散、偏远,这里赶会的人有异于别处,是中午才从周围村庄赶来上会,一直延续到晚上点灯以后才陆续散去。
1978年以后,该镇变化大,新修建两条街:一为东西走向,沿旧街向东延伸200米;一为南北走向,由街中心向南开拓长100多米、宽20米,成丁字形。街南端是新建的剧场。该镇是白水县北部边沿一山区小镇。至1983年,办有社办中学、中心小学,还有合作商店、供销社、卫生所、食堂、旅社、邮电所、信用社、拖拉机站、兽医院、林场、综合加工厂、社办企业,以及逐日增多的个体工商户,初步形成县北部山区的贸易中心。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