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弘治元年(1483)有农村集镇8个:南临川(即今古城)、雷衙(今雷牙)、新窑(亦名窑壑、今名尧禾)、铁牛镇、雷村、冯雷、西故(今西固)、武庄。清代乾隆时,增加孔走镇和新村(今划归蒲城辖),共10镇,晚清时又增添龙山、和苏(今贺苏)、史官、纵目、北原、收水、林皋7镇。因史官、纵目两镇日兴,孔走河、武庄、和苏3镇于同治、光绪年间先后废掉。民国时期,因雷村镇兴盛,废龙山镇;西固镇兴起及白水煤矿区发展,废冯雷镇;尧禾镇兴盛,废收水及铁牛河2镇。建国后,因雷牙镇的机关学校及事企业单位随公社机关迁至吊庄,集会逐渐消失。
1983年,全县除城关镇外,有集镇7个:尧禾、西固、雷村、史官、纵目、北原、林皋。7镇均为各所属人民公社党政机关、学校、企业单位的所在地。许道、云台、大杨3个公社所在地因社办企业、商业的迅速发展,巳初具集镇雏形,正向集镇方向发展。除此,门公、收水、冯雷、雷牙、北井头等公社驻地虽无集会,但均成为或正在成为公社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服务的中心,是社队企业发展的基地。
一 尧禾镇
位于县城西北15公里处,是尧禾公社所在地。元代至元年间(1271~1294),因民多在土窑居住,并开店者多,而取名窑店。明代建文年间(1399~1402),又因其北邻沟壑,且人口稠密,商业较为兴盛,更名窑壑镇。明代万历年间改称新耀镇,因“窑”“耀”谐音,且时该镇商贾兴繁,遂改新耀。1949年定名为窑壑镇,后以同音字“尧禾”代之。
尧禾为白水第一大镇,明代巳初具规模。清顺治年间有间日集,乾隆至光绪100多年为该镇清代最兴盛之时。当时的同州(今大荔)、蒲城、渭南、富平等地的客商来往不断,山西省的商人在该镇也设有会馆、栈房。民国时期该镇有坐商和作坊共57家,从业人员278人。其中粟店14家,饭店4家,肉馆4家,京货铺5家,杂货铺4家,中药房6家,烧酒作坊3家,铁木业8家,皮麻业3家,印染业2家,竹器业1家,理发1家,缝纫2家。远近闻名的是万顺源、西顺源、卜益堂、聚泰堂、新兴台等商号。
尧禾镇位于雁门山南,是宜君、黄陵、洛川、富县等地粮食、木材、药材等农副产品及山货南运的出山口和集散地,也是日用百货北运的必经之地。上市商品一般是产销见面。粮食交易旺季,每天成交约100多石(约3万余斤)。镇北沟深路窄,崎岖难行,北来之物皆用畜驮,亦有人力担挑。每帮有驴骡驮畜百十条,相互攀比,熙熙攘攘。南运货物及南来京货多用马车拉运。出山货物以粮食为大宗,进山以布匹及日用百货为主。商客、小贩、经纪和牙侩汇集于此,讨价还价,吆喝叫卖,喧闹声此起彼伏。时此镇成为粮食、木材、山货、日用百货的交易中心。因而外地人只知有尧禾而不知白水者,不乏有之。
清代以前的商号,集中于该镇东街,民国时期渐由东街转向西街。东街为东西走向,长约150米,宽5米多;西街为南北走向,长约200米,宽5~7米,街中心有戏台1座。每逢集会,向南、向西的5条街巷,都为买卖场地,赶集者摩肩擦踵。
建国后,1953年起,粮油逐渐实行统购统销。60年代以后,规定粮、棉、油、木材等农副产品不许上市,因而集市贸易渐衰。原逢农历每旬的三、六、九日的集会因赶集人渐少,而仅存三、九集会日。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发展经济的政策,取消了许多限制性规定,集市贸易日渐兴盛。逢会,则商贾云集,人拥车挤,货物堆积,交通塞阻。1978年后,把街道向南延伸1,200米,路面拓宽为25米。由于白(水)尧(禾)公路修整,东西公路修通,交通四通八达,遇集,货车川流,街道帐篷相连,摊点摆满道旁,人行道上亦货物堆积,虽街道加长拓宽,相当子建国初的10多倍,仍感货拥人满。至1983年,有国营和集体工商业共计29户,有供销社、贸易货栈,生猪及药材收购站、新华书店、药店、农具修造厂、食堂、榨油厂、食品加工厂、照像馆、理发店等。个体户118户,从事日用百货、烟酒、糖果、成衣针织、五金交电、干鲜果、照像、理发、旅社、修理、食堂、缝纫、加工等业。另外,还设有粮油购销站、农行营业所、公安局派出所、工商行政管理所、税务所、法庭、林业站、地段医院、邮电支局、兽医站、良种场、变电站、文化站、电影队等。有县办完全中学1所,镇办初级中学1所,小学1所。镇所在地包括尧禾、满义两个自然村,共694户、5,628人,主要是汉族,亦有少数回民。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