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三十二年(1943),白水县城测量数为:全城面积公地92亩零2厘,私地566亩7分2厘,城壕115亩9分,城周长7里。县城内城4门:东曰来旭(原名环洛),南曰奎聚(原名永宁,上有“仓圣名区”匾),北曰依斗(原名景泰),西曰宝成,东、北及南门俱有楼。外城4门:东曰迎阳,东南曰汲井(又名水门),西曰险宁,北曰拱星,唯东门有楼。城内街道4条,即南街(又名中山街)、北街、西街和寺前街,总长1,260米。巷道12个:东巷、西巷、南门、北关、东井、庙巷、新化巷、党家巷、龙门洞、楼背巷、北池、白家场等。所有街巷通道为土面路,街道狭窄、弯曲,路面凹低不平,天雨时泥泞难行。店铺集中在南街和老十字口。棉布商号有:人和生、茂盛号、长顺德、复兴合、克胜元;医药商号有:乾元堂、崇本生、天合堂、宝和堂、天元堂;杂货业有:乾益德、天顺成、三合成、双胜元、集义成、万庆丰;粮食商号有:德义明、友义成、同庆森、鸿太元;饮食业有:德胜楼、友义园、永安楼、乐民园、彭衙饭店。此 外,还有蔬菜、干果、文具、皮麻、印染、木竹、照像、理发、银匠炉等。同时还有大烟馆3家(属杂货业兼营)。民国初期有当铺两家。共计68家。这些店铺皆私人经营,规模较小,一般3至5人。
建国后,在中共白水县委和白水县人民政府领导下,白水县城区,经30多年来的不断改建和扩建,变化很快,面貌焕然。旧城墙和城门陆续拆除,街道拓宽,城区向四周外延扩展,楼房鳞次栉比,道路平坦笔直。至1983年底,城区南北长2.6公里,东西宽2公里,面积5.2平方公里,比民国时期县城扩大1倍多。城区经改造扩建,形成以4条东西大街、2条南北大街为骨干的10条街道。西起西十字口(过去老县城的北门外)东至人民路为寺前街(又称一马路、正街);西起北街口,东至人民路为二马路;西起旧时老爷庙前,东至体育场为三马路;西起北关路口,东至人民路为四马路;西起人民路,东至东风矿新井为东风路;北起四马路东端,南至汽车站为人民路;北从建筑公司起,南至旧老爷庙(今县人民医院西)为北关路;北关路南至西十字口为北街;西十字口至南门为南街;西十字口西至一八五队旧址为西街。至1983年底,县城10条主要街道长6,436米,路面平均宽度7.9米,全部为沥青路面,安装路灯74盏,路旁植树近600棵。1972年,修建了下水道,解决城内污水排泄;1981年埋设了水泥管道,修筑了地下水洞,路边修加盖水沟6,924米,加盖板3,879块。
市政建设发展,市容美观整洁,现代建筑林立。县党政企事业单位,大部建成了办公大楼或营业大厅。1957年,县人民政府由龙门洞巷西端旧址迁至二马路新址(旧时兴教寺后场),相继中共白水县委、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亦迁入同院内。1968年,县广播站建成广播窑楼(2层)一幢,为白水县城内第一座楼房。此后,百货公司营业楼、商业局营业办公楼、供销合作社营业办公楼、县人民银行营业办公楼、邮电局营业办公楼,以及各机关内部的楼房,纷纷拔地而起。白水中学的4层教学大楼(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规模为全城之冠。1981年,县人民政府规划了新的居民点(居住城内职工家属),在朝阳村(原寺前队迁往的旧城化偏东处成立的新村)东北、南井头村西南处个人投资建造,在此定居的73户,其中19户建成两层楼房。城区内的一些农民和城镇居民户,也建造楼房,多做成水刷石门楼和水泥地板,楼房内外新材料粉饰,室外美观漂亮,室内整洁雅致,建筑标准和质量愈来愈高。县人民政府专设城市建设委员会,统筹安排,长远规划,把城镇建设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综合布局。
水电供应:1958年前,城内仅有两眼深井,提升艰难,水量不足,群众生活用水相当紧张。大多数人畜食用窖水,储量少,水质差。如遇天旱,井水不足,窖水用完,须到5里外的县西河(白水河中游)挑水,沟深路陡,行走艰辛,但挑水者络绎不绝。至于工业生产和建筑用水更为困难。1956年,县人民政府在城西门外筹建水电供应站,1958年建成投入使用,经两级提升,把白水河水送入城内,使城内机关、学校、企业单位开始用上自来水。1977年,因白水河水受到污染,对人健康不利,渭南地区投资,在距城2.5公里的李家卓打机井1眼,县城居民食用清洁井水。但县城人口增加快,生活用水及工业、建筑、卫生等用水需求量大增,所以仍满足不了需要。1983年,建成杜康沟抽水站,引甘甜清澈泉水入城,城内各机关单位及2万多居民全部用上自来水,满足了城区用水。电力供应方面,1958年4月1日,县城西门外建成小型发电站,始向城内机关单位输送照明电。但苦于电站发电功率小,机器常有故障,电灯忽明忽暗,停电较多。1960年从南桥蒲白矿务局抽水站接引6千伏高压电到县西门外水电站,用1台180千伏安变压器向城内送电,用电状况有所改观。1970年,县第一座35KV变电站(地址在通积)建成送电。1976年,在东风路东端建成白水变电站,此满足了县城区从照明到动力及其它各方面的需求。
城区工业:建国初,城区仅有规模不大的砖瓦窑、简陋的木器铺、铁匠铺、银匠铺、面房、染房等,均为手工操作,规模小,品种少,设施简,产量低,质量差,样式陈旧。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发展,城区工业得以迅速发展。大部分手工操作被机械生产替代,产品规格、品种、数量、质量发生根本变化。工业门类日益齐全,工厂日渐兴繁。至1983年底,城区厂矿有东风煤矿、印刷厂、机械厂、木器厂、砖瓦厂、五金厂、乳品厂、菜刀厂、眼镜厂、纸箱厂、鞋帽厂、木材加工厂、食品加工厂、面粉厂、二轻厂、自来水厂、福利厂、建筑公司和第一及二运输公司、客运公司等国营或集体工矿企业,从业人员1,856人。蒲白矿务局在县城西北的西寨村边筹建年产30万吨的南井头煤矿。县城已成为白水县工业中心。
商业网点:建国初,国营商业仅有花纱布公司、贸易公司,供销商业仅设采购经理部和供销经理部,人员、网点都少。私营商业60多家。几经发展,到1983年,形成以国营商业为主体,集体商业作辅助,个体商业作补充的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形式的新的商业体制。国营商业设烟酒、百货、食品、饮食服务、药材、石油、蔬菜、五金交电等8个公司,公司下设门市部43个。县供销合作社下设土产、生产资料、棉烟麻等3个专业公司,公司下设门市部21个。县劳动服务公司及各部门开办的劳动服务公司设立门市部83个。个体商业183户。另外,还有分布在大街小巷的流动商贩和摊点。每月逢一、六有集会,市场活跃,生意兴隆。平均日交易者5千至1万人次,交易额3至5万元,街道行人接踵,车辆川息不停。
文化教育:建国初,城内有初级中学1所,班额6班至9班,学生300人至500人;小学2所。随着城区的发展,城内居民增多,文化教育设施发展迅速。至1983年,城内有完全中学1所(高中部18班,初中部18班),八年制学校1所,小学2所(包含南井头煤矿子弟学校),幼儿园5所。学校建筑面积比建国初增加4倍,学生比建国初增加5倍多。县上在三马路东端设有教学研究室、函授部,并设工农教育委员会。建国初,把民国设立的仅有少量图书的民众教育馆改建成文化馆,地址由新化小学迁至南街。1983年又迁至在人民路北端新建的文化馆中,并在人民路北端建有工人俱乐部。1956年,始建电影放映队,同年成立了白水县人民剧团。后几经改建,到1983年,在人民路中段建成拥有977个座位的电影院,在寺前街中段建成拥有1,205个座位的县人民剧院,在寺前街西段建有新华书店。同时,在北泰山庙气象站附近建成电视差转台。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