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城址变迁
白水县城地址变迁较多,可考者有下列几处:春秋时的汪城故址,在县东北15里,今方城一带。秦代彭衙县故城,在县东北70里的彭衙村。汉代的粟邑县故城,在县西北70里处。北魏时的姚谷县城,在县东北65里的孔走镇(因邻孔走河,亦称柳谷水而命名);北魏时的白水郡故址,在县城西北70里故粟邑地。三门县故址在三门村(今属澄城辖)。北魏时的南泉县城,在今县南部(里数不详)。梁武帝永平三年(510)白水郡移治南泉,不久仍还旧治。唐时的白水县城,在今县城城址。《刘志》载,县城相传为尉迟恭(唐贞观时为同州刺史)监筑。宋、元时县城未迁更。元末兵乱,县城变为丘墟,明洪武二年(1369)主簿丁华移治于南临川(今白水县南古城处),明洪武四年(1371),知县张三同至,因县城地阻河谷旁,遇雨骤降,河水横溢,乃将县治迁回旧址,始加修茸。此后至今600余年,县城均设此。
二 县城建设
明以前的衙县、粟邑县、达昌县、三门县、姚谷县、南泉县等县治情况无文字记载,仅有旧遗址可考。《刘志》载,唐时,白水县城原方4里,位于县之南端原头,白水河从县城南5里之深谷向东湍流。明洪武四年(1371)知县张三同在唐城原址新筑土城(即内廓城),城墙高2.5丈,顶宽1.3丈,壕深1丈,宽1.5丈。城周长410丈,面积2.3平方里。城墙上有雉堞、有台、有敌楼。城有3门,东曰环洛,南曰永宁,北曰景泰。东、北两关居民稠密。有水井3口:城东门外南曰东井(原名张家井),水味略苦;城西北门外北曰北井,井水味甜(此井为明知县韩睿开凿);城东南角曰廉家井。东井、北井深均俱340多尺。自洪武初至嘉靖中期170多年,县城随时修葺,但未有新的扩修。嘉靖三十二年(1553),因农民在中部县(今黄陵县)起反,行将逼境,潼关兵备道张翰传檄知县温伯仁加筑外廓(后称外城),起自内城西北角,终至东南角,增加面积5平方里。城周长960丈,城墙高2丈,宽2丈。城内凿井千尺,恒苦不得泉。城外有井泉3个,城内居民稀少,东、北二廓居民千余家。县内城无西门,外城无东南水门,外城括3井泉。明隆庆二年(1568),知县赵翰于城垣之上砌起女砖墙,又以东南水门用木棚搭置易腐朽,乃用砖石砌成水门。崇祯十二年(1639)因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率部数破县城,知县王无逸阅城,见顶径窄狭,不便抵挡,欲从外帮砌,恐起义军逼境竖梯,乃就里扩基1丈,高与旧墙齐,又筑雉堞(城上排列如齿的矮墙)、城楼,然起义军锐锋逼境,城屡被攻陷。
清代,顺治三年(1646),知县王永命至,时城经屡陷,居民迁徙,门阓圮坏,官舍蒿蓬,几与檐齐,狐兔豺狼,迹遍廛市,夜闻枭声怪戾。王氏以为无险可凭,难禁居民逃跑,于是深挖城壕,阔2丈,深3丈。又以东南不通逵路,填塞水门,筑墙围井,多开矮门。康熙二年(1663),知县蒋如瑶至,因历经战乱城中愈加荒凉,蒋氏数年后修葺县城。后因防止民乱,东南水井及矮门塞闭,至康熙四十年(1701)重开东南水门,而矮门永塞。雍正元年(1723),东、北两关门倾坏,东门谯楼也坏,知县谢立重加修葺,内、外城共7平方里,有门8个,谯楼4个。乾隆十九年(1754),知县梁善长又重修葺。时县治(县城西南隅,今白水中学地址)以东、龙门洞门西至宝成门为西街,有米市、民房;由洞门东直至城隍庙、折八庙巷至东城门为东街,有民房;由洞门折而南,直至南城门为南街,民房、店铺各十数间,设市会;由洞门北直至北城门为北街,货店、酒肆、饭馆聚集与此。城东门外至外城东门为东关,有民房;北门外拆直至外城西门为西街,有民房;北门外至外城北门为北关,有民房,设市会。内外城共有居民400多家。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