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县属黄土高原沟壑区。由于洛河及白水河各支沟的切割,境内沟壑纵横,地形破碎,山少沟多,沟壑密度1.48kmm/km2,沟壑面积占全县面积的51.8%。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由大杨、史官、尧禾、北井头、雷村等5个大小不规则的原区组成。西端最高海拔为1,543.3米,东南洛河边最低为446米。洛河以北从北向南地面倾斜坡度为10~22‰;洛河以南大致从西向东倾斜坡度为12~18‰。地貌类型可分为基岩中、低山区,山前洪积扇裙,黄土原和河谷阶地4种类型。
第一节 中、低山区
白水县西北部为中、低山区,主要包括云台、许道、收水、纵目、史官等公社的北部地区,面积120,957.3亩,占总土地面积8.17%,海拔在1,100米~1,543米。由于地处鄂尔多斯地台东南沿,长期以来地壳比较稳定。上新世时期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该区发生掀斜式的块断上升,造成南陡北缓的单面山形态。组成山体的岩层主要为古生代的灰岩和中生代的砂页岩。基岩之上覆盖黄土,土层厚的地区,可以植树造林。
第二节 洪积扇裙区
山前洪积扇裙地形,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的云台大部,许道、收水、尧禾、北原、纵目、史官及门公部分地区,面积364,061.1亩,占总土地面积24.6%,海拔在900米~1,100米。北部的黄龙山前,叫史官原洪积扇裙,在地貌上反映较清楚。大致分布于南彭衙——仓圣庙——孔走河一线以北,纵目沟以东,与黄土原连接呈渐变关系。西部有雁门山前洪积扇裙,由于沟谷切割,完整的反映已不清楚。以上两处的组成物为下更新统砂、卵石及粘性土,上更新统黄土及黄土状土,含少量的砂、卵石透明体;个别基岩面低凹处,有上上新统粘性土及砂卵石分布。雁门山前古洪积扇裙范围要比现存的大得多,其东界大致可达收水村——杜康沟一带。由于地势较高,原面倾斜较大,流水切割强烈,沟壑纵横,梁面窄,起伏较大,上有梁峁寄生下部,基岩裸露,沟边重力作用活动,土壤肥力较差。
第三节 黄土原区
白水县的中部和东南部的雷村、西固、冯雷和史官,纵目南部为黄土原区,海拔650米~900米,面积为805,668.1亩,占全县总面积的54.44%。以洛河为界,南北差异明显。洛河以北,纵目沟以西,因洛河支沟切割,原面狭窄,成为以梁为主的梁峁沟壑地形;纵目沟以东,拱积扇南缘接史官原,原面较完整。洛河以南,是以原为主的原梁沟壑地形。按地域,又可分为4个小区:即白水河以北,林皋河、洛河、铁牛河以西,为云台收水原;白水河、杜康沟、铁牛河、林皋河所夹的区域,为大杨原;杜康沟以东,铁牛河以南,洛河以西,白水河以北,为尧禾、雷牙、北井头、西固原;白水河以南,及县东南部,为雷村原。由于基底仍系隆升的断块岩石组成,后被黄土沉积覆盖,但构造形迹显著,致使原面很不平整。总的趋势是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原面分布一些条形凹地和岗梁。加之黄土疏松,雨量集中,原因易受侵蚀,沟壑纵横,致使原面破碎,是白水县的主要农业区。黄土原的组成为上、中更新统黄土、黄土状土及断续分布的下更新统——上上新统砂卵石,底基为中、下古生界三叠系砂页岩、石碳系砂页岩、奥陶系灰岩。
第四节 沟壑区
由于境内洛河、白水河及其支流的侵蚀,形成大小不等的许多河流沟壑地形,共计面积198,226.2亩,占全县总面积12.79%。由于古地形的影响,加上黄土的崩塌,致使沟坡较陡,河谷狭窄,河道曲折较大。梁峁、沟壑非常发育。全县500米以上长度的主干沟1,178条,总长1,486.06公里,平均沟壑密度为1.48公里/平方公里。谷沟切深一般在100~220米之间。其中可产基流的有32条,全县径流量约7,000万立方米左右。主要分布在雁门山、黄龙山的前沿地带,而以西部的云台和洛河以北的史官、纵目、北原等地区的沟壑较多。沟壑走向一般都是由北向南,但也有少数由西而东。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