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建安元年(196),曹操废函谷关,设关于此,始有关城。隋大业七年(611),迁关城于禁沟口,设连城关。唐天授二年(691),迁连城关于黄河南沿。
汉城
东汉建安年间,曹操废弃函谷关,设潼关,以防关西兵乱。《通鉴》载:“自渑池西入关有两路,南路由回溪阪,自汉以前皆由之。曹公恶路险,更开北路为大路”。改山路于河滨。当路设关,始有潼关。
《清一统志·同州府志》(卷二十)载:“汉(潼)关城在今上南门外四里”(今城北村南)。建安十六年(211),曹操与马超、韩遂战于潼关,即此关城。南有秦岭屏障,北有黄河天堑,东有牛头原居高临下,中有禁沟、远望沟、通洛川等横断东西的天然防线,势成“关门扼九州,飞鸟不能逾”。
潼关以水得名。《水经注》载“河在关内南流潼激关山,因谓之潼关”。潼浪(潼:同冲激。河水遇阻返回之浪称潼)汹汹,故取潼为关名,又称冲关。
隋城(611—618)
隋大业七年(611),移关城于南北连城关之间的坑兽槛谷称潼关或禁峪关,即禁沟口(参看《文化篇》第八章“古遗址”节)。《资治通鉴胡注》载:“小关在潼关之左。唐时谓之禁峪关。左有谷,平日禁人往来以摧征税,因谓之禁坑。”
唐城
唐天授二年(691),迁隋城于黄河南岸。宋熙宁元年到十年(1068—1077),遣侍御史陈泊扩建。
明洪武五年(1372),千户刘通筑城。九年(1376),指挥佥事马骙“依山势而曲折”增修城墙,后称明城。清代增修扩建,北临黄河,南跨凤凰、麒麟二山;东断东西大路临黄河南沿上麒麟山;西断东西大道靠河南沿上象山(又称蝎子山)。门开六处,各有两洞;中有瓮城相连。东称“金陡”,先名“迎恩”,后改“屏藩两陕”;西称“怀远”,后改“控制三秦”。南门有二:东称上南门,先名“凌云”,后改“麟游”,再改“览山”;西称大南门,先名“迎薰”,后改“凤翙”。北门有二:东有小北门,先称“俯晋”,后改“拱极”,再改“镇河”;西有大北门,先称“吸洪”,后改“霸英”。南、北水关各一:南筑闸楼七间,依水洞北侧筑天桥;北闸楼九间。六大城门各有二。规模宏制与西安城楼相似。潼水穿城,经潼津桥注入黄河。民国十六年(1927),冯玉祥修筑潼河木桥。城内建有金陵寺、钟楼、孔庙、吕祖庙、阅书楼(孔庙钟鼓楼遗址)、象山祖师庙。牌坊楼阁,多不胜举,古称“金碧辉煌,映照川原”。民国二十二年(1933),规划建设潼关市,经建设厅、财政委员会通过,呈报陕西省政府未批准。
八年抗日战争,日本侵略军隔河炮击,飞机轰炸,国民党军队借修筑工事,拆毁建筑物,西城门楼箭楼被焚。民国三十四年(1945),抗日战争胜利后,制定规划,复修城镇,陇海铁路穿城而过,风陵渡水运畅通,城市日趋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