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县传统风味小吃,有鸭片、酸辣肚丝汤、麻食泡馍、羊肉火烧饼、甑糕、糖油烀香、烧鸡、红肉煮馍、疙瘩油茶、烧饼夹肉(肉夹馍)等,脍炙人口,誉满城乡。
鸭片。原名烩里脊。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九月一日,慈禧太后返京逗留潼关,潼商道聚集名师烹调设宴,厨师赵来炮烹调烩里脊,太后品尝后,肉酥汤鲜味美,问:“这菜是鸭片吗?”侍从答:“烩里脊,用猪的里脊肉制作。”后,更名鸭片。其原料:鲜里脊肉一二两作主料,清油、香油、盐、姜末、葱节(切成马耳形)、淀粉适量、鸡蛋一个(用蛋清)作辅料。制法:里脊肉先竖后横切成小片,放入碗中用蛋清调和;炒锅加热后,盛入清油,不等油冒烟,将调和好的肉片加少许淀粉稠浆勾芡放入锅内,用炒勺不断搅拌,旺火升温,即谓“热锅凉油”;待肉片徐徐泛大,稍变白色即出锅,去掉余油置放碗中。用白汤(不加佐料的煮肉汤)适量,放入锅内煮沸,加盐、姜末、葱节,倒入炒好的肉片,出锅加香油少许即成。
民国时期,厨师盛全福(小舟)、赵廷壁(春娃)沿袭工艺,烹调精湛,誉名城乡。建国后,传艺教徒,至今鸭片在餐馆仍系名菜。
酸辣肚丝汤。系用猪肚制汤,酸辣适味,名酸辣肚丝汤。民国时期,全福园厨师盛全福用熟猪肚二两,横劈薄片,去硬杂物质,竖切成丝;在炒瓢中放入白汤一碗烧沸,加白胡椒面、盐、醋、葱白丝、姜末等即成。其特点:汤清见底,肚丝长一寸,细如线,味酸辣适度,清香可口,酒席宴尾,多品此汤。此菜至今盛名犹存。
麻食汤。豆腐蒸后切丁,炒后加盐、椒粉、豆酱、面酱搅匀出锅,大锅烧鸡汤,置豆腐丁于汤中,加海带丝、粉条、葱节、鸡肉丝、大肉丁即成。盛入碗中泡馍,辅之以油炸辣椒,味美适口,城乡群众早点、快餐,多食麻食泡馍。起初麦面搓疙瘩,佐以麻食原料;后演变为泡馍间有面搓疙瘩;后面搓疙瘩被纯泡馍代替。其原料繁多,纷乱如麻,食之可口,故称麻食泡馍。著名麻食厨师,清末有王金娃(城内猪娃集人),民国二十六年(1937)前,王金娃和阚群(城内水坡巷人)名传城乡。1956年,饮食业合作化后,至今有其名,风味不存。
羊肉火烧。民国十八年(1929)后,东大街孙堂娃(县城东大街人)专营羊肉火烧,饼子椭圆形,内包羊肉馅,皮色黄、多层、酥脆,味咸而麻,香而不腻。其作法:鲜羊肉、葱剁成肉馅,调以椒粉盐末;精面粉、清油加水和成面团,揪成约一两重的小团,擀成圆片包馅,拍成椭圆形;在鏊上烙八成熟,靠鏊下炉周围烘烤、翻倒,呈黄色即可食用。抗日战争期间失传。
糖油烀香。系用麦面加少许玉米面加柿汁和成软面,揪成小团,擀薄包馅成饼状;馅以红、白糖,青红丝、桂花、核桃仁、清油调和;鏊上置油,烙饼于上,似炸非炸,翻倒防焦,两面均匀,掌握火候,外黄内熟,既软又香且甜。为老年人可口食品。操作简便,原料、炉灶一担担,十字街口铺地摊,买卖实惠两方便。抗日战争中失传。
南街煮。南街煮即糊锅煮馍,餐馆设南街,故名。清末,民国初年,顾福礼(县城朱家巷人)设小饭馆,专营煮馍,每年夏末秋初,开馆营业。原料:红萝卜丝、菠菜、葱、鲜生肉丝、清油、辣椒油、花椒粉、豆瓣酱、面酱。作法:锅内置油,紧火煸肉,热锅快炒,肉酥菜熟,水沸下馍(烙饼切丝),加盖焖煮,糊状出锅,置以辣椒油。特点:糊而不硬,油而不腻,色鲜味美,简便快餐。民国十年(1921)后,吕祥(县城丹凤巷人)继承顾福礼烹调技术,盛名不衰。今烩饼或肉丝煮馍即沿袭南街煮的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