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道
秦统一全国后,于公元前200年,以都城咸阳为中心,始修驰道,通达四方。由咸阳经潼关入豫而东的驰道是其之一,时称东方驰道。道路规整,规模宏大。《汉书·贾山传》:“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皇帝车驾行于中,行人步两侧。对于军政令的传达和经济文化的交流起着重要作用。汉、唐时期,由于这条古道从京都长安沿渭河东出潼关到洛阳,中经今灵宝县境的崤山,山中有峡谷,东西十五里,绝岸壁立,深险如函,称之函谷。西汉武帝时,把战国在此设的函谷关迁于今河南新安县境。据《陕西通志·交通》载,东汉建安年间,曹操恶其路恶,废弃函谷关设潼关。到唐天授二年(691)设潼津县后,改以“靠河为路”,形成贯穿东西的交通干线。清代,潼关一段,西起杨家桥(今吊桥),东至第一关秦、豫交界处长约7.50公里,南依高原,北濒黄河,近关处有黄巷阪路,其阪隆起,可望关城。关西一段,开阔平坦,雨季泥泞难行;关东一段,路狭幽深,“车不双轨,马不并行”。唐人有“人间路止潼关险”的诗句,民间有“十里吊桥脚不干,五里暗门不见天”的谚语,都揭示了这条古道在潼关的特点。
驿道
清乾隆十三年(1748),潼关厅驿道,西起杨桥铺,东至河南阌乡县七里铺8.50公里,厅总铺至山西永济县田村铺4公里。光绪二十八年(1902)设邮政,驿道废。
潼洛道路
明、清通向商洛的主要道路,自县治经陶家庄、太峪口入太峪35公里,越秦岭山脊出境。民国二十三年(1934)二月,善车口乡绅刘继贤募款,修筑太峪青石砭险路0.5公里,二十四年(1935)竣工。自老县城经吴村入潼峪约40公里,越秦岭山脊出境。建国后,1951年12月3日,县人民政府拨粮5000公斤,第三区(吴村)区长郑望周率民工开山凿石整修山路。1952年3月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