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南高北低,跌宕明显,呈台阶状。由南向北分为山地、残原沟壑和黄、渭河谷三种类型。
第一节 秦岭山地
主脉自西向东,支脉分向南北,形成大小峪道,山高坡陡,峰峦叠障,岩石裸露,土层浅薄。
境内秦岭山脉,东起西峪,西至华阴县蒲峪,土地面积176.6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39.7%。海拔高程,东部700—2100米,西部1000—1800米,平均高程1500米。地面坡度,东部15%,西部10%。南北地质断陷,峡谷幽深,形成西峪、东桐峪、善车峪、太峪、麻峪、蒿岔峪、潼峪7条峪道,各长15公里左右。此外,自东而西有长5公里以下的大峱峪、小峱峪、小淤沟、马峰峪、党家峪、翟家峪、立峪、玉石峪、后沟、鹿岭沟、辘把沟、心底峪、马驹峪、贠陈峪、七岔峪、翎峪、哲园峪等146条小峪道。
建国后,利用山区自然优势,发展林牧业,护林防火,封山育林,营林造林,保护牧草,砌石埝,修梯田,荒滩造田,溪流灌溉,改善山区农业条件。本区面积26.50万亩,耕地面积4018亩,占全县耕地的2.11%。有效灌溉面积410亩,占山区耕地10%。宜林地16.70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63%。其中:有林地9.54万亩,占宜林地面积57.13%;天然草地8.36万亩,占31.5%,已利用3.02万亩,占35.1%;非生产用地1.03万亩,占5%。林、草、矿产资源丰富,正在开发利用。
第二节 黄土台原沟壑
原面南高北仰,黄土覆盖深厚,长期洪水冲蚀,形成原高沟深、陵谷起伏的台原沟壑地。
本区台原沟壑地东起牛头原东端,西连华阴县孟原,土地面积194.7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43.8%。原面支离破碎,沟道一般南北走向。长度在1公里以下的沟道716条,共长207.13公里;1—3公里的77条,共长111.69公里;3—5公里的13条,共长46.2公里;5公里以上的14条,共长116.77公里。全县共有沟道820条,全长481.79公里,沟壑密度为1.08公里/平方公里。沟深100—180米,沟原面积比例为7∶2。因形态与成因的不同,可分为一级台原、二级台原、原间洼地三部分。一级台原海拔高程530—610米;二级台原550—900米;原间洼地400—700米,原面坡度1—3度。因受通洛川、禁沟、列斜沟、远望沟、铁沟的切割,自东而西,形成代字营、南头、寺角营、王溪屯、吴村、高桥六道残原。
这里为粮、棉主要产区,有耕地17万亩,占全县耕地的86.79%。沟壑植树造林,种草护坡,发展林、牧业。果园面积6217亩。宜林地3.64万亩,其中有林地1.96万亩,占宜林面积53.5%。
第三节 黄渭河谷
黄、渭河历经冲刷,河床下降,形成河谷。沿河东西展布三级阶地,地面平缓,地下水位较高,一、二级阶地常被洪水淹没、冲塌。
黄渭河谷包括黄、渭河的河漫滩和黄渭河南岸狭长阶地,土地面积73.5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6.50%。河漫滩土地面积5.6万亩,耕地2.7万亩,分布在黄河右岸以及渭河北岸的夹角地带,海拔331米。黄渭河南岸发育有一、二、三级阶地,一级阶地分布在小泉、公庄村北。因河床升高,与河漫滩界限极不明显。二级阶地分布在吊桥、花园、十里铺一带,海拔高程340—350米。三级阶地分布于西廒、上寨村、凹里村一带,海拔410—450米。
这里除河滩外,有耕地1.75万亩,其中水浇地9300亩,占耕地53%,是发展种植业和水产业条件较优越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