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县县城是在古代华州城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据旧志载,唐朝永泰元年(765),华州节度使周智光在今县城一带建华州城。元朝至正年间(1341—1368),又在西北方向增拓一隅。元朝时州城周长约3.5公里,城高约8米多。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1556年1月),华州大地震,城垣坍塌不堪,地震后到任的知州朱茹予以重修,新建的州城有东、南、西、北4个城门,上皆有城楼。后在明万历、崇祯,清康熙、乾隆年间又多次重葺。清乾隆六年(1741)后的华州城周长约4公里多。
清同治七年(1868),知州王赞襄因老城寥廓,年久失修,难以守御,于老城东南隅另筑一新城。新筑西、北城垣1296米,高6至13米不等,基宽8.3米,顶宽5米。新城南门仍为原老城南门,另辟西门和北门。清光绪元年(1875)又增修东门,新城之长,东767.6米,南333.2米,西600.5米,北693.25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城垣被废弃,现仅存200米(成林中学北墙)。解放以后,县城进行现代化城市建设,城区大为扩展。东至三门峡库区管理段,西至气象站,南至国道310城南村西段,北至水产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