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县旧城(今武功镇)位于县境西北部,始建于北周武帝建德三年(574),为土筑城,西靠稷山,东临漆水。元末张良弼、李思齐首次增筑。明洪武九年(1376)都督耿忠奉诏屯戌于此,再资增筑。城周长三里二百二十步,外有深2.7米的护城沟。有城门五个:东门名“观澜”;南门两个,东名“集贤”,西名“望月”;北门两个,东名“迎仙”,西名“来凤”;城西无门。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知县徐奇桂重修,增筑各门砖楼。乾隆十八年(1735),知县龚师胜大修城门。嘉庆十三年(1808),知县张树勋在进行整修时,为缅怀先哲先贤的丰功伟绩和歌颂县城的胜迹美景,专为城门题刻门额:东门外额“思文古治”,内“麟阁勋名”;南集贤门外额“绿野春云”,内“龙图经济”。望月门外额“雍原秋室”,内“许国文章”;北来凤门外额“凤岗晚翠”,内额“虎观淹该”;迎仙门外额“二水朝霞”,内题“璇玑锦绣”。咸丰末年至光绪年间,知县张宗睿、郑庆崧、陈子楷、陈尔茀、张世英等也先后进行过修葺,力图恢复古貌。
民国初年,灾荒战乱频繁,城墙多处毁坏。民国10年(1921)杨虎城将军率靖国军驻县时,除对城墙补修加固外,又在西城墙修筑了内外两道女儿墙,并在城外西北角的塬边,新筑了一座子城名太白城,为犄角之势,护卫县城。民国36年(1947)在南廓门上和城墙东北角修建砖碉楼各一座,民国37年(1948)加深加宽护城沟。建国后,城区建设扩大,古城墙被农民作粪土肥田而逐年拆毁。北周建德三年(574)至1958年12月,在长达1384年间,老县城皆为县治所在地。1958年12月武功县并入兴平县以后,老县城成为武功镇(公社)驻地。1961年9月撤兴平大县,恢复武功县建制,县机关迁至普集镇。
一、主要街巷
由东门向西至大什字名东街;又西至小什字名学前街;又西至原麓南折出望月门名西街;由大什字南出集贤门名南街;北出迎仙门名小北街;由小什字北出来凤门名大北街;南名宣化街。宣化街南端东折通南街名南司巷(现称蒋家巷);西折至原麓名乐妓巷(现称月菊巷)。由东街中段南折名后街;后街西折有两巷通南街,北名马道巷,南名草场巷;东街中段北折名当铺巷;南街中段西折通宣化街,名三
巷;宣化街中段西折通西街,名韩家巷。出集贤门南至十字路口,名南关街;顺十字路西至原麓,名南关西巷;十字路南至绿野村,名南关巷。出来凤门北至徐杨堡,名北关街;东折至迎仙门,名中心街。
旧县城整体形似金龟,东门外教稼台俗称龟头,台两侧原各有水池一方,俗称龟眼。西城墙根中段有一方凹地,俗称龟尾,后街马王庙后有深二丈多,广四十丈的土壕,俗称龟心。三
巷徐姓宅内有隙地一方,寸草不生,俗称龟胆。南、北四城门,则是龟足。龟头向着漆水河,誉为“金龟戏水”。
旧志称旧县城的地形为:“平原控其东,凤岗翼其西,长川带其北,终南、太白揖其南,盖古形胜之区,强武之国也。”
二、古建筑
县署 在城内西北,北抵城,西抵后稷庙下原麓,东抵文庙,基长五十五丈,北宽十四丈八尺,南宽十九丈。据康海《武功县志·建置》载:“今之县署乃学(宫),不知何时改易之。岂金元兵燹之余,草味之际,县废而学存,治事者姑县居之,乃其后竟因而不返舆?”明嘉靖五年(1526)知县姜恩重修县署“仪门三楹,前后堂各五楹,堂中亭、后堂夹室各三楹”。清初知县费纬祉、李绍韩都有修葺,此后知县张树勋曾大加修葺。同治十二年(1873),知县陈尔茀对县署门、堂、楼、亭及房舍作了较大规模的重修,总计190余间。民国30年(1941)在县署西崖下,凿窑洞9孔,以作监狱。建国后县人民政府机关占用,1958年三县合并,为省地质区域测量队征用。
文庙 在县署东。宋崇宁元年(1102)县令赵茂曾始建,元代县令王君、杜渊相继修葺。明洪武初年至清光绪年间,曾多次作过重修和补修。内有大成殿、东西厢、戟门、棂星门、崇圣宫、东西斋户以及名宦祠、乡贤祠等共约50余间,气势宏伟,是历代祭祀孔子的殿堂。民国年间曾为县警察局和“三青团”武功分部占用。建国后是中共武功县委机关驻地,1958年后成为武功公社(镇)机关驻地。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