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时期,邰邑(今武功县)设民市。唐时,是京都长安粮食主要供给市场。本县贩卖谷物、布帛、小手工业产品的商贩很多,使县城内饮食服务业相当繁荣。唐德宗兴元元年(784),藩镇跋扈,兵至武功,大肆掠夺,商民受损惨重,商业衰败。
明、清时期,武功的商业曾有“市领西府”之誉。明弘治年间(1488~1505),县东南沿渭河一带村落,遍植蚕桑,丝绸业昌盛,商贩经销,获利颇多。清初,本地广种红花,每到收获时节,各地客商云集城乡,设庄收购,贩运至河南、安徽、湖北等省,不少农、商户以此发家。另据清嘉庆十七年(1812)县城财神、药王同阁墙碑记载,当时县城一带有商店299家。清光绪九年(1883)县城商市,仅贩销咸阳官盐的铺户即36家。明、清时县城商市布局:京广杂货店铺聚集城内南街,粮食集在宣化街,食用油行在小北街,柴炭市在草场巷,饮食业集中于大什字和马道巷口,皮革、竹器业在后街,当铺、土(鸦片)行在东街和当铺巷,旅店、车马店在南关。清末,从商者达3128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2.8%。每年从省城西安运入的商品有布疋、绸缎、丝绒等,销售金额约一万余元(银元)。当地土特产秦椒运往外县约4~4.5万公斤。当时,县衙唆使农民广种罂粟(鸦片),产品竟成县内大宗商品,每年由客商运销省内外各地约150万两。
民国15年(1926)前后,军阀党海楼部盘踞本县,纵兵抢劫,商市剧衰。党军撤走后,日渐复兴,至民国17年(1928)县城商店200多家。民国18~21年(1929~1932),干旱和蝗灾严重,商业凋敝,县城仅存店铺50家,且以烟馆居多。19年(1930)又减到30家,且多亏损。自民国22年(1933)始,灾情缓解,商业逐渐复苏。县城商店回升到17个行业42户,157人。24年(1935)县城店铺增至45家。26年(1937)风调雨顺,农业振兴,又逢陇海铁路、西宝公路通车,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在境内成立,使全县消费能力增强,商业流通渠道畅顺,县城店铺增至160余户。民国31年(1942)日本入侵,铁路交通受阻,货运不畅,捐税加重,县城店铺减到143户,各业资本总额约146万元(旧币),交易总额约1270万元(旧币)。民国37年(1948),苛捐杂税猛增,经商者举步维艰。到1949年上半年,商户减至74户,商市极度萧条。人民连油、盐、火柴等日用品都难买到。
建国初期,在国家“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引导下,全县私营商业发展较快。1950年私营商业增至577户,从业人员1817人,其中分布在城关、普集、长宁、杨陵、大庄等地区的固定摊贩有279户、流动商贩127户。1953年对私营商业进行登记整顿,全县有商户372户。1954年始,国家对私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改造”政策。同时对粮、棉、油实行统购统销,将全县12户粮行、4户商店转入国营和供销合作社,两户花布业、13户棉布摊贩、4户棉布兼营商店转业从事农业,对其余商户,将经销方式纳入国家计划。并将旱烟、辣椒、食糖、茶叶等商品,规定统由供销社经营。1955年私营商业有395户,占市场商业总数93.3%,从业人员844人,占市场从业人员数60.8%。零售额10484元,占市场零售额的9.6%。1956年基本完成对私营商业的改造,除少数商户未改造外,将部分私营商店转为公私合营商店,其余转为统一核算,共负盈亏的合作社。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私营商业快速发展。1981年,有证个体户85户,从业人员107人,年营业额192万元。饮食业11户,16人,年营业额16.5万元。服务业15户,20人,年营业额90万元。1985年发展到1993户,从业人员2758人。其中个体商业1131户,占商业总数的59%,从业人员1686人,占商业总人数的61%,年营业额565.6万元;个体饮食业532户,占饮食业总户数28%,从业人员733人,占饮食业从业人员26%,年营业额565.7万元;个体服务业230户,占行业数13%,从业359人,占行业人数13%,年营业额103.5万元。1990年,个体有证商户增至2219户,从业人员3807人。其中商业1420户,从业人员2374人,年营业额1236万元。饮食业367户,从业人员779人,年营业额440万元。服务业432户,从业人员654人,年营业额6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