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已发现的岸底村、焦阳村、游凤村、尚家坡、王烧台、坎子底、香尧、史家村、胡家底等20多处古遗址和出土文物考证,在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武功县境内就有先民劳动生息。史籍记载,远古时武功是炎帝神农氏姜姓氏族活动的地区之一,在母系氏族社会,已形成“有邰氏”部落。有邰氏女姜嫄生子名后稷,后稷在这里教民稼穑,被尊为农业始祖。这表明远古时武功人口已有一定规模。
周、秦、汉各朝,武功是京畿郊县,经济发达,文化繁荣。苏、任、窦等大姓迁入,足证当时人口兴旺。
南北朝时期,社会长期混乱,人口大量流失。《晋书·愍帝纪》就有“城邑皆空,野无烟火”的记载。当时武功人民迫于战祸、灾荒、瘟疫,纷纷逃亡今汉中、勉县一带,就连武功县治机构,也流亡在陕南勉县境内,全县人口急剧下降。氐、羯、匈奴和鲜卑等族,乘虚迁入关中。《晋书·江流传》载:关口人口“戎狄居半”,说明武功人口从此也融合了少数民族血统。
隋、唐时期,社会比较稳定,武功人口有了很大发展。据《长安志》记载,唐时,武功设14乡,证明当时人口有相当的规模。
宋时,武功县设“四乡,统四里”,全县人口仍然兴旺。
元末,关中再次陷入战乱之中,“千里无烟火”,全县人口又一次急剧下降。
明王朝建立后,采取了移民垦荒这一有利于发展生产的政策,武功外来人口很多。据本县明、清旧志及私家谱谍记载,从宋、元以来,特别是明代以后,康、李、张、史、马、耿、杨、郭、孙、刘、弓、薛、韩等姓,分别从河南固始、山西绛州、本省榆林、邠州等处迁来,全县人口很快上升。
清代初期,注重农垦,兴修水利,增人不加赋,全县人口大增。清末及民国时期,因躲避战祸、逃荒、婚入或经商等原因,不断有陕南、四川、河南、安徽、山东等地居民迁入,他们多居于火车站和铁路两侧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