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前,武功工业多属手工业作坊,仅能生产一些简单粗糙的小农具、日用杂品及农副产品。抗战开始后略有发展,但因设备落后,不支重负,在战乱中被摧残殆尽。建国后,本县工业才从无到有,始获发展,但由于在“以粮为纲”的思想指导下,注重粮食生产,工业发展缓慢。1976年,全县工业企业只有50多户,年产值1231万元,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8.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纠正“左”的错误,贯彻执行国民经济调整方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落实生产责任制,在调整、巩固、发展县办工业的同时,乡镇工业和村办工业蓬勃兴起。至1990年,全县有机械、化工、建材、食品、纺织、造纸、印刷、医药、铸造、锅炉、服装、木器、电力、草编工艺品等近20个行业,1690多户企业,形成了以建筑材料、农药、化肥、铸造、锅炉、食品、造纸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其中县属全民工业企业16户,县属集体企业73户,乡(镇)、村两级集体企业332户,联办、个体企业1272户。工业总产值23929万元,是1960年的180倍,是1978年的14.4倍,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4.9%。工业产品有百余种,其中名优产品“野燕枯”除草剂、“锌维全神果奶粉”、“立、卧式锅炉”、草编工艺品等畅销全国各地,有的已打入国际市场。对外贸易、商业服务兴旺繁荣。60年代前,武功外贸事业处于空白。70年代后,随着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武功对外贸易商品从无到有,不断增多。主要出口产品有辣椒、大蒜、玉米和各种编织品,出口数量和总值逐年持续增长。1990年,外贸出口总值620万元。其中,工艺品类315万元,粮食、土畜产类273万元。出口玉米3413吨,辣椒38.5吨。大蒜畅销深圳、香港等地,辣椒在东南亚诸国信誉较高。玉米皮编织的地毯、提篮、沙发垫以及各种装饰品,远销22个国家和地区,并与天津口岸订立了长期供货合同。
远在明、清时,商市繁荣,武功曾有“市领西府”之誉。民国15年(1926)前后,军阀党海楼部盘据本县,纵兵抢劫,商市剧衰。建国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特别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深入人心,商业快速发展。到1990年,全县国营商业有9个公司、4个商业企业、59个网点,固定资产705.1万元,流动资金占用1567万元,年实现利税100.5万元;个体商业2219户;集体商业48户。城乡零售、批发市场健全,商品零售额达13554万元,相当于建国初期的百余倍,是1978年的3.2倍。
交通运输、邮电、金融有长足发展。武功县地处关中腹地,陇海铁路、西(安)宝(鸡)高速公路、西宝北线与西宝中线横贯东西,普(集)乾(县)公路沟通南北,复线铁路和4条干线公路与全国各地相连。乡乡通了沥青路,村村道路沙石化,干线公路和10条县、乡公路交织成网,四通八达。通讯邮路延伸到每个乡村,初步形成了以明线短波为主和部分电缆、微波组成的通讯网。长途电话可与全省8个市、县直通,如经接转可全国通话。
随着经济的发展,县财政收入亦相应增加。1990年县财政收入1356.5万元,比1951年增长107.6倍;财政支出2142.8万元,比1952年增长94.3倍。城、乡各项储蓄余额1.5亿元,为1950年的2000余倍,为1978年的5倍多。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90年,全民所有制职工人均工资2032元,县属集体职工人均工资1490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196.6%和188.8%。农民人均纯收入472元,为1978年的5.96倍倍。其住房和生活条件也大为改观,50年代至60年代是“一边高、一边低、土坯墙、泥抹光”的厢厦房;70年代是“中间高、两边低、砖镶门、窗装玻璃”的大瓦房;80年代是“一砖到顶、水泥地面,盖房不用泥土的砖瓦楼板房”。高标准,新式样,带有客厅的小楼房日益增多。自行车、手表、缝纫机、电视机基本普及,电冰箱、洗衣机、收录机及金、银首饰等亦大量进入寻常家庭。
四
教育事业,历来重视。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儒学大师张载在县城(今武功镇)南关外绿野亭讲学,从学者甚多。明、清时代,本县书院曾有多处,其中影响较大有绿野、有邰两处,广招生员及历届乡试落榜士子学习,成名者甚多。还设立社学、义学15处,招收地方15岁以下子弟入学。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创办县立高等小学堂一所,学生60名;初等学堂一所,学生30名。民国期间,兵连祸结,民不聊生,教育发展缓慢。直至1949年建国初,全县仅有初级中学一所,小学111所,受教育者十分有限,更无幼儿教育和职业教育。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至1990年全县有中等师范学校一所,职业学校两所,高级中学5所,初级中学26所,小学195所。在校学生65994名,占总人口的17.7%,与1949年相比增长7倍还多。学龄儿童入学率95.2%,达到陕西省普及六年义务教育的八项标准。有中、小学教职工3660人,幼儿园5所,入园幼儿682名;学前班167个,入学幼童5389名。
文化事业丰富多彩。武功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民间有狮子、竹马、龙灯、社火和许多优美动听的故事及传说;戏曲有秦腔、眉户、道情等。建国前,县城所在地仅有一所文化馆,只能供几份报刊阅览,而且时有时无。有私办的一个戏班,也不景气。建国后,先后建成文化馆、图书馆、电影公司、剧团、剧院、新华书店等6个县级文化事业单位,13个乡镇文化站,140个村文化室,250个村广播室,59个电影放映队,24个民间自乐班、管乐队。有文化艺术创作组13个,秦腔协会一个,秦腔戏校演出团一个,县图书馆藏书32000余册,初步形成了以县文化馆为中心、乡镇文化站为骨干的群众文化活动辅导网。
本县在远古时,就有后稷教民稼穑,树艺百谷。数千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造就了不少科技人才。30年代中期,西北农学院在本县境内杨陵建立,遂成为全国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基地之一。建国后40多年来,杨陵发展成驰名全国的农科城。这里是全省、乃至西北五省区农、林、水、牧大专院校、农业科研单位和农业高科技人员最为密集的地方。至1990年,全县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188人,经评定获得技术职称的4075人,其中高级职称29人,中级职称561人,初级职称3485人。在164名农民科技人员中,授予技术职称的有152人,其中技师11人,助理技师69人,技术员72人。科技人员围绕农、林、水、牧、医、工等努力攻关,获国家级(含部、委级)科技成果奖14项,省级成果奖12项,市级成果奖7项,县级成果奖149项。
建国前,武功县流行近十种地方性传染病。每年死于各种疫病者数以千计。民国18年(1929)和21年(1932),全县两次流行霍乱,殒命者竟达38000余人。人民缺医少药,巫医、迷信活动猖獗,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建国后,经过40年的努力,逐步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卫生医疗保健组织。到1990年,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28个,医务人员876人,与1949年相比,机构增加了28倍,人员增加了125倍。病床由1952年的十余张简易床,增加到752张。在卫生技术人员中,有副主任医师11人,主治医师92人,有村卫生室350个,乡医及卫生员646人。医疗设备日渐精良,技术力量更加雄厚,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计划免疫第二步目标实现,地方病、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天花、花柳病、鼠疫、霍乱已经绝迹,人民健康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武功境内名胜古迹较多,有丰富的文物宝藏。1988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本县有各类文物点150处,其中古遗址47处,古墓葬5处,古建筑十余处,石刻碑碣50多个。在武功古城址尚存的遗迹中,有古朴典雅的后稷教稼台;有七级八面、高耸云空、春招胡燕的楼阁式报本塔;有精雕细刻、前后三殿均为五楹的古建筑群城隍庙;有姜螈圣母墓、苏武墓和闻名全国的明代状元康海墓等多处文物景点。其中报本寺塔、城隍庙、苏武墓等十处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至1990年底,本县出土文物共1780余件,如商代的乳丁纹簋、蝉鼎和玉钺,西周的驹父盨盖、戈祖己尊,战国的信安尹,唐代的金碗、鎏金鱼纹银耳杯,北宋的金棺、银椁,均系国之瑰宝。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