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县的农村集镇,随着农业的开发而兴起,随着生产的发展而繁荣兴旺。明朝以前,人口稀少,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对集镇的演变没有系统文字记载。据明南大吉编《渭南志》载,嘉靖二十年(1541)渭南县有集镇21个,即:赤水(西赤水)、独孤庄(今祟凝镇)、杜化(今良田)、城店(圣店)、贠曲、堠子头(今厚子镇,已全部划归蓝田县)、仓头(渡)、孝义、小石(什)、大石(什)、故市、董村、耒化、瓦子店、雷化(今雷官寨)、凭信、南志道、上涨渡、田市(指东田市)、下邽、杨运曲(今阳尹镇)。
清朝初年,因大量圈占土地,人民逃亡,土地荒芜,生产受到破坏。康熙年间,下召停止圈地,推丁入亩,生产又得到恢复发展,至雍正十年(1732),渭南县的人口较明嘉靖时增加了10万余人,集镇由21个增加到32个。新增加的有黄屯、丰原、长收(今肖村)、三张、阳郭、新(辛)市、信义、秦桥寨、官底、定同(通)、巴邑、交斜、永乐(今刁刘村)共13个,但董村镇由于交斜和定通镇的兴起,逐步衰落;堠子镇由于阳郭镇的兴起而被取代。到乾隆四十三年(1778),又增加了大纪(吉)、蔺店2镇,减少了大石(什)、瓦子店、雷化、南志道4镇。道光九年(1829),是渭南县在封建社会人口数量的最高峰,集镇增加了官道、丰隆(今永丰村)、阎村、党王(今大王)、白道(今白庄李)5镇,全县集镇增至35个。此后,由于战争连绵,灾害不断,民不聊生,人口大减,至光绪十八年(1892),人口较道光时减少了19万余人,而集镇仅增加了官路1个。
清末和民国年间,由于政治腐败,军阀混战,水利失修,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减,平原地区的人们纷纷逃向水、土条件较好的山原和河川地区。到民国三十六年(1947),渭南的东、西两原和山丘区共有集镇11个,是这个地区有史以来集镇最多的时期,增加的有花园、厚子、青岗、铁炉,减少的是白道和长收2镇。由于陇海铁路、渭(南)白(水)小火车道和西(安)潼(关)、渭(南)大(荔)公路的修建,渭南县城成为关中东部的交通枢纽,城市工商业蓬勃发展,距离县城较近的黄家屯、城(圣)店、丰隆诸镇随之衰落。在渭河北部,故市镇由于渭(南)大(荔)、渭白(水)公路及渭白(水)小铁道的交汇,政治、经济、文化、服务地位日渐提高,群众称镇东门外为“小上海”。而靠近故市的小石(什)、秦桥寨因此被排挤。蔺店、官路镇的兴盛,使永乐镇逐步衰落。青龙镇、龙背镇日渐兴起。全县共有大小集镇33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陇海复线建成,公路四通八达,运输从人力肩挑、牲口驮拉,逐步变成拖拉机、汽车载运,集镇向少而大的方向发展,不仅成为农村经济中心,而且成为农村区域性的政治、文化、教育、生活服务中心。1983年,全县共有大小集镇22个,除阳尹镇外,其他21个都是人民公社所在地,它们是:崇凝、花园、丰原、阳郭、大王、下吉、官底、官道、田市、辛市、故市、蔺店、信义、龙背、交斜、官路、凭信、孝义、三张、阎村、贠曲。原来的铁炉镇已大部划归临潼县,厚子镇、青岗坪已划归蓝田县。赤水镇已被华县的东赤水镇和渭南县城所取代。杜化镇因靠近县城集会消失。上涨渡被辛市镇所取代,大纪镇受辛市、田市、渭南的影响,青龙镇受信义、龙背的影响,巴邑镇受故市的影响,耒化、定通镇受官路、交斜、孝义的影响,均趋于衰落。其桥南、三官庙、河西、何刘、白杨、双王、程家、良田、周家、南七、南师等公社驻地并没有集会,但都已成为或正在成为公社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服务中心,是社队工业和农工商联合企业的发展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