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时期,渭南先民聚落在南部山丘地区,以后约在距今8,000年左右扩展到湭河上游,约在五、六千年前仰韶文化时期,又扩展到渭河、赤水河、零河、石川河古道两岸(今田市到故市一带),这些都是渭南县最早的村落。后来、手工业和商业兴起,在若干以农业为主的村落之间和交通要道,形成了固定的手工业生产与交换中心——集镇。2,600年前的下邽县城(今故市镇附近的故县村),2,000年前的莲勺县城(今下吉镇附近的城角寨村),1,600年前的灵源县城(今阳郭镇附近的高家村),可以说是渭南县主要集镇的前身。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自然环境的演变,村镇也发生着变化。明朝以前,无系统记载。据明南大吉《渭南志》载,嘉靖二十年(1541),渭南县有大小村落330个,集镇21个,平均每平方公里60人,每个村镇229人。清康熙实行“推丁入亩”后,人口年年增加,至道光九年(1829),村镇增至898个,集镇35个,全县平均每平方公里232人,每个村落323人。清朝后期,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战争、灾害不断发生,经济凋蔽,人口大减。光绪十八年(1892),全县村落虽增加到1,083个,集镇36个,但平均每平方公里只有79人,每个村落92人。民国时期,人口和村镇呈徘徊发展趋势,至民国三十年(1941),村落增至1,290个,集镇减至33个,平均每平方公里174人,每个村镇169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村落规模扩大,数量增多,人口增长更多。1983年,全县村落为1,404个,集镇22个,平均每平方公里537人,每个村镇470人,是民国时期的三倍左右。
由于地质、水文、地形、土壤等自然环境的差异,以及生产水平、其它政治因素,渭南县村镇的分布也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明嘉靖二十年(1541),全县村镇平均每平方公里0.26个,崇凝原密度最大,平均为0.48个;其次是渭河沿岸,再次是田市、官道、故市、交斜一带和官底、下邽、蔺店、官路一带;南部山丘和湭河川中游地区最少,今河西公社20多平方公里仅有一个村落。清光绪十八年(1892),由于人口增长,大量开垦河川地,全县村镇密度变为0.86个,渭河两岸的密度最大,崇凝原、阳郭原次之,今河西公社的村落猛增,其密度跃居渭河北部地区之前,南部山丘区仍然最小。到民国时期,由于军阀混战,水利失修,自然灾害频繁,人们又不断向山原地区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由于生产不断发展,人民安居乐业,1983年全县的村落密度为1.14个。若按自然区域进行排比,其值分别是:湭河中游1.77个,城关区1.66个,崇凝原1.59个,阳郭原1.41个,南部山丘区1.19个,渭河北部南线1.17个,中线0.98个,北线0.77个。村镇的规模,城关地区平均1,015人,渭北北线平均695人,中线平均500人,南线平均444人,阳郭原平均389人,崇凝原平均356人,湭河川中游平均250人,南部山丘区平均15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