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本县的耕作制度逐步由旱作农业向灌溉农业演变,由轮休向倒茬、复种、间作套种发展。
轮休
本县过去因缺水、缺肥,属旱作农业。作物种植以夏粮为主,夏粮又以小麦为主。夏粮收获后深翻整理,除种少量糜、谷或豆类外,大部夏休养地,冬季又种小麦;秋粮或棉花收获后,除少量种回茬麦外,大部深翻整理,冬休养地,来年春种棉花或早秋。属一年一熟制。民国二十八年(1939),全县夏休面积约47万亩,冬休43万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2年,夏休52万亩,冬休31万亩。进入六十年代,随着水浇地面积的扩大,复种指数的提高,休闲地趋于减少。1978年夏休12万亩,冬休30万亩。1983年夏休13万亩,比1952年减少75%,冬休35万亩,增加1.3%。
倒茬
随着生产条件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本县农民逐步采取用地作物和养地作物相结合的办法,提高农作物产量。小麦、棉花等用地作物收获后,种植豌豆(豌麦)、扁豆(扁麦)、大豆、油料和苜蓿培肥地力,同时又是家畜饲料。1949~1957年种植养地作物29万亩至55万亩,占播种面积的25~40%。加上复种少量糜谷,粮田复种指数平均120%。基本上是四年五熟制,主要倒茬方式是:
1、四年五熟豆麦倒茬:
豌豆(或豌麦)——小麦——小麦——小麦+晚秋(糜谷)
2、九年十熟小麦苜蓿倒茬:
苜蓿——苜蓿——苜蓿——苜蓿——早秋——小麦——小麦——
小麦——小麦+苜蓿
3、三年三熟粮油倒茬:
油菜(与荞麦混种)——小麦——小麦
4、七年八熟棉豆麦倒茬:
棉花——棉花——棉花——豆类——小麦——小麦——小麦+晚秋
5、四年五熟夏秋粮倒茬:
早秋——夏杂——小麦——小麦+晚秋
复种
六十年代,农村供电条件改善,化肥增加,机井数量大增,有效灌溉面积发展到32.97万亩,耕作制度随之演变为扩大播种面积,增加总产。1961~1965年,每年平均粮食播种面积占粮食耕地面积的143.3%。七十年代,渭北东方红电灌工程建成通水,灌溉面积猛增到80万亩以上,粮食播种面积占粮食耕地面积的比例增加到147.1%。在作物布局上,耐旱的豆类作物和正茬麦面积减少,秋粮高产作物——玉米面积发展到24.5万亩,较前十年平均增加1.5万亩。棉花等经济作物有所发展,绿肥面积和禾秆还田发展很快。最快的1979年,绿肥种植面积达到20.29万亩,禾秆压青23万亩。耕作制度演变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小麦、绿肥轮作两年三熟制,棉、麦轮作四年五熟制,粮、油轮作两年四熟制。
间作套种
随着一年两熟面积的逐年扩大,引起了夏秋作物争时间的矛盾,粮食生产曾出现迟收、迟种的恶性循环,于是又推广间作套种和麦垄点播的耕作方法。间作套种在民国年间就有,但真正作为科学种田在较大范围推广,还是在1959年以后。它始于水肥条件好,人多地少,群众历来有精耕细作习惯的双王公社,至1972年全县已推广2万多亩。间作套种的形式有粮粮套粮棉套、粮油套、粮肥(绿)套、棉菜套、棉油套、粮瓜套,以及农(农作物)、桐(树)间作套种等。1974年本县又推行麦垄点播玉米。到1983年间作套种发展到33.63万亩。初步解决了夏、秋争时矛盾,提高了土地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