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
民国时期,农民养猪很少,一般都在粉坊、豆腐作坊附带喂养。据《陕行汇刊》载:三十一年(1942)全县养猪8,181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年养猪1,600头,均系土种猪,1956年发展到6,700头。1957年59,500头。1958年一度执行“公养为主,私养为辅”的养猪方针,全县各公社、大队大办集体猪场。1959年和1960年县畜牧兽医工作站从西北农学院引进盘克、苏白两个新品种。由于对集体猪场管理不善,疫病流行,到1961年大部分猪场解散。1962年全县粮食减产,养猪下降到17,800头。1963年调整农村政策后回升到37,100头。1966年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和县食品公司又从汉中引进汉白猪种,全县养猪99,900头。1969年养猪降到33,200头,1970年后上升,1971年全县养189,400头,1972年达217,200头,创历史最高纪录。1978年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和县食品公司又从四川省内江地区引进内江猪种,经与当地土种母猪杂交,性情温顺,耐粗饲,抗疫力强,断奶后饲养10个月左右,可生长250~300斤,屠宰率70%左右,很受农民欢迎。本年,全县养猪163,800头。1979年,国家调整了生猪收购价格,养猪又上升到195,000头。1980年,市场供大于求,农民卖猪极难,饲养量下降到177,500头,但商品率高,为94.58%,商品值936.1万元,占畜牧业商品值的83.8%,在全县16种农副产品中,商品率占第二位,仅次于棉花。1983年全县养猪113,512头,其中引进的盘克、约克、长白、苏白、内江、金华、宁乡、汉白、北京黑猪、上海白猪等良种猪占10.6%,当地杂种猪占89.4%。为了适应居民食瘦肉的需要,本年从河南引进6头瘦肉型猪种—杜洛克,进行繁殖。
羊
民国时期,农民养羊很少。据《陕行汇刊》载:三十一年(1942)全县养羊113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养羊尤其是奶山羊,成为农民的一项重要的家庭副业。1949年全县养羊732只,1953年增至1,250只,其中奶山羊850只。1954年,许村许振贤,从西北农学院畜牧场引进沙能羊两只进行繁殖。1957年,全县养羊9,558只,其中奶山羊6,850只。1959年25,866只,其中奶山羊22,170只。1960年后,本县农民为了渡荒,一度出现养羊热,加之市场开放,羊价昂贵,外县奶山羊相继输入。1962年全县养羊达57,186只,其中奶山羊30,310只。同年,部分农民从外地自发引进少量吐根堡奶山羊,与当地土种山羊杂交改良。1963年以后,养羊趋于下降,至1966年全县仅养11,316只。1967年开始回升,至1971年达到72,425只,其中奶山羊27,745只。1978年国家农业部、轻工部、商业部把渭南县定为奶山羊基地县。1979年全县养羊发展到92,503只,其中奶山羊73,195只,占79.13%。1983每全县有羊78,477只,比1949年增加106倍,奶山羊68,416只,占87.18%。主要分布在南七、蔺店、辛市等公社,繁殖率为88.3%。每只奶羊平均日产奶3.21斤,最高7.5斤,最低0.9斤;奶期最长210天,最短171天,平均187天;每只年平均产奶660.77斤
兔
本县农民长期只饲养少量的本地肉用兔,从六十年代初,发展毛用安哥拉兔。1976年全县养兔4,574只,1980年发展到8,641只,其中毛用安哥拉兔1,540只,皮用兔1,814只,其它兔5,287只。1979年后,群众自发养獭兔,市场价一度高达数百元,后因品种混杂,皮张无销路,饲养减少。1983年全县养兔8,617只。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