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县过去可通航的只有渭河。它始于春秋时期,由华阴三河口逆行而上,到达咸阳。入境货物为食盐、粮食等,出境为棉花、山货、土产。由于渭水流量不定,来往船只均为窄长的木船,逆水日行40里,顺水日行百里。航行多在三至十月,约计240天。汉武帝元光六年(前129),为便于运输,发动数万人,西起长安,挖了一条长300余里的漕渠,引渭水通航,三年修成。据南大吉编《渭南志》记载:汉漕渠在县城北1里,渭河在漕渠以北。后隋文帝修一次,唐代又修渠两次,为当时的主要运输线。清代以后,终因泥沙淤积,渠废。民国二十七年至三十年(1938~1941)渭河共有行船250只、圆船200只,每行船载重6万斤,园船载重1~2万斤。往来地点,一由龙门经三河口至咸阳,一由河南陕县经潼关、三河口至咸阳。本县停泊口岸有上涨渡、白杨寨。陇海铁路通车后,航运被铁路运输所代替。到民国三十四年(1945)木船运输遂绝,唯留各个渡口的摆渡运输。1958年,三门峡治理黄河工程拟开通渭河航运,建立了造船厂,同时成立关中航运公司。1964年治黄方案调整后,航运公司于1969年撤销,造船厂也于1972年改建为建筑机械厂。
渡口,清代有张义、白杨寨、穆家、沙王、下涨、上涨、陈家滩、仓渡、青龙9个。由于设备落后,客货运输极为不便。特别是通往渭北干道的上涨渡口,行人、车辆、货物混杂,摆渡繁紧;如遇汛期,河水突涨,河堤崩陷,摆渡遂停,行人望河兴叹,甚至风餐露宿。河水跌落后,木船又无法靠岸,行人须涉水而行。建国后,对渡口进行了建设和管理。1955年增设拖轮摆渡,无汛期则用木船拼搭浮桥,提高了摆渡效率。但由于客货运量不断增加,木船摆渡仍不能适应。1969年,建成渭河大桥,才彻底解决了南北阻隔的局面。至1983年保留的有青龙、闵家、田家、布袋张、高家、沙王、赵村、西庆屯、仓渡等10个渡口,摆渡木船16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