湭河流域的史家、北刘遗址表明,在距今约六、七千年的仰韶文化时期,渭南县先民就居住在湭河上游的稠水河与清水河交汇处的二级台地上,住着半地穴式的房屋。房子分圆形和方形两种,利用凹坑周壁作墙,上立支柱,棚架用木椽紧密排列起来的屋顶,上盖一层草泥。房子一般高三米,外形象一个圆(方)形锥体或倒放的等边三角形锥体。室内中心是一火塘(灶炕),四壁用草泥灰涂抹,地面用灰土混垫,干燥平坦。
进入距今约四、五千年的龙山文化时期,渭南先民逐步在平原建筑村庄,也开始用木构架在地面建筑房屋。房屋的基本体系是:用立柱和横梁组成构架,数层重叠,逐层缩小加高,直至最上一层梁上立脊爪柱,各层梁头和脊爪柱上承托檩条,檩条间密排椽子。构成单面坡向的厦房或双面坡向的拱脊房,一户一院,互相连接,组成南北走向或东西走向的大街小巷,形成村庄。周、秦以来,关中战火不息,渭南不少村庄驻扎军队,有的虽未驻军,但为了防卫,在村庄周围修筑起高大坚固的土墙,此后,一些村庄逐步更名为堡、寨、屯、营等。
明清时期,渭南村庄建设的结构、类型和施工方法不断发展,工艺日趋精湛,体系益臻完善。少数富豪人家,如阳郭的南姜村,双王的车雷村,信义的南焦村,故市的板桥村,蔺店的程曹村的大地主,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以庭院为单元或沿纵轴线或沿横轴线构成各种形式的组群。其建筑物的艺术处理,有的房屋下部台基与柱侧脚、墙收分相配合,增加房屋的稳定感;有的明间略大于暗间,使房屋主次分明;有的出檐放大,又微微向上反曲,既防雨淋,又使屋顶呈现舒展飘逸风度;有的屋顶绘画,优美秀丽。房屋用料,以松、柏木为主;各种装修,多采用紫檀、花梨和楠木等高级木料,造型雅致,色彩绚丽;房屋墙壁,均用青砖;屋顶复盖,多为小青瓦,底垫大方砖。他们都是一户数院,一院数栋。渭南稍富裕的家庭,讲究建“三拱跨双鱼”即三栋拱脊房夹二栋对檐厦房。多数人家习惯住三间一院的拱脊房。至于贫苦农民,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有的住茅草房,有的住土窑洞,在南部山丘区还有少数人住石块墙、石板炕,甚至无家可归住庙台。公共建筑主要是寺、观、庙宇。较大的修有前殿(下殿)、中殿、后殿(上殿、大殿)和其它附属物,多采取回廊与殿堂相组合的做法,施以白石台基,黄绿色琉璃瓦顶,朱红色门窗墙柱等。有的庙宇前,还建有戏台,供人们游乐。村庄布局,渭北一般呈东西向一字形村道,少数较大的村庄为二字形村道,村道宽30~80米;东西两原因地形限制,有的呈东西向一字形村道,有的呈南北向一字形村道,个别村庄为二字形村道,村道宽5~15米。
民国年间,战乱连绵,在村庄建设上,没有多少进展。只是由于帝国主义的文化入侵和民族信仰等原因,在渭南县一些村庄建天主教堂18处,基督教堂5处,伊斯兰教堂1处,全系砖木土结构。民国末年,全县到处搬神拆庙,兴办学校,古老的庙宇寺观,有的被拆除,有的被办起了保国民学校或中心保国民学校。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