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县在秦武公十年(前688)建立下邽县时就有了集镇,明嘉靖年间发展为21个,清光绪时又增为36个,但其建设情况,无资料可查。民国年间,全县有集镇33个,都是统治阶级的基层政权中心。这些集镇多数为一字形街道,个别为十字形街道。沿街设置土产山货、瓷器、文具、百货、药材、粟店、花行、小五金等私人商号和铁匠、木匠、皮场、竹木、笼铺、理发、醋坊、镶牙、掌炉、翻砂、弹花等小手工业作坊,其他全系农民。各集镇大小不一,商号、作坊数量也不一。据民国三十一年(1942)调查,渭南县属大镇有5个。渭河北有3个,以故市镇最为繁荣,有商号40余家;孝义镇次之,有商号30余家;信义镇又次之,有商号20余家。渭河南有2个,一为阳郭,一为崇凝,各有商号20余家。其它集镇有几家到十几家不等。这些集镇,一般建筑密度大,街道窄,居民与农民杂居,商号与农家交错。街道路面,除孝义镇有一段铺石条外,其它均系土路。公共建筑主要是庙宇、寺观、戏台和小学,少数集镇有初级中学。街面房屋全系台梁式架砖土木结构,多数是木板棚楼。其它住宅区和农村的农民居住条件相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集镇普遍设立乡政府(公社)、供销社、信用社、学校(初级中学和小学)、医院(卫生所)。1975年以来又陆续发展了一批社办工、商企业和服务业,有的还设立了高级中学,有的设立了邮电支局(所),有的设立了剧场。集镇日益成为农村政治、经济、文化、服务的中心。1983年,全县有集镇22个,平均每百平方公里两个,服务半径10公里左右;集镇人口5.45万,占农村人口的10%,其中农业人口占88%,非农业人口占12%;集镇商品零售额,占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一半左右,农副产品收购量占全县三分之二以上;集镇工业产品500余种,其中猪鬃加工品、肠衣、草帽辫已成为出口商品;各集镇普遍使用电灯,阳郭、桥南、崇凝三镇部分居民和单位使用自来水。各类建筑物,一般采用梁架支承式,部分采用砖木或砖混结构,筑成二层或三层楼房。集镇布局向二字、十字、丁字形发展。
较大而著名的集镇是:故市镇、下吉镇、崇凝镇、阳郭镇。
故市镇:是渭南县渭河北部重镇。位于县城东北18.2公里的渭(南)大(荔)、渭(南)蒲(城)、故(市)田(市)三条公路交汇处。海拔340~350米,坡向自西而东,面积2.8平方公里,总人口5,000余人,其中农业人口3,700余人,非农业人口1,300余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过去,故市镇筑有高大的城墙和宽阔的护城池,城的东门称映华、西门称瞻峨、南门称萦渭、北门称迎斗。城内修有钟楼、城隍庙、娘娘庙,城外修有九郎庙、牛王庙、马王庙、药王庙、关帝庙、英武祠、王家祠等。汉武帝时,匈奴休屠王太子金日跟随昆邪王归汉,因忠贞不渝受汉武帝托孤辅佐幼主,始元二年(前85),昭帝刘弗陵赐故市地于金,此后故市修了城隍庙,以金为城隍。唐天复元年(901),朱全忠率兵从同州(大荔)经此地赴赤水。清朝时,故市一带种植的棉花色白、绒长,远销上海等地,成为农业、商业、手工业的兴盛之地。同治元年(1862),回民起义爆发,故市镇人雷顺天常给义军资助银两。一次,一支起义军奉命来镇烧杀,雷顺天将自己的五间房屋点燃,让这支起义军交了差,使这座古镇免遭破坏,故市群众为了表示敬意,给雷送了一副“曲全我里”的大匾。此后,为了反对清朝政府的腐朽统治和国民党的军阀割据,这里曾多次爆发了轰轰烈烈的“缴农”运动。民国中期。故市又是中共五一县委的所在地,不少革命青年通过这里奔赴延安。今天,故市镇是故市公社驻地,三条公路交叉而过。镇上两条东西街道,一条南北街道,建有棉绒厂、大修厂、农械厂、纸厂、磷肥厂、面粉厂、食品厂、印染厂,还设有商店、旅店、食堂、医院、粮店、邮电局、书店、学校等,每逢集会,上会群众约两万多人,有时可达四、五万人。1983年故市镇工农业总产值300多万元,已成为当地政治、经济、文化、服务中心。
下吉(邽)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镇,位于县城正北25公里,渭(南)阳(尹)、双官(官路至官底)公路交汇处。海拔364米,面积2.5平方公里。隋时,下邽镇就修有慧照寺,大业十年(614),下邽县治从故市附近的雄霸城迁置于今下吉镇内。唐代,镇内修了塔,唐朝宰相张仁愿、大诗人自居易和宋朝名相寇准都出生或生活在古镇周围,所以有“三贤故里”之称。明代,慧照寺增铸了五尊铜佛像。建国后,下邽改为下吉,下吉塔和铜佛像均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又修建了一座天主教堂。至1983年,下吉镇有工厂、商店、学校等公社以上单位29个,农业生产大队2个,生产队26个,共7,466人。是本地政治、文化的中心,是渭北一带的物资集散地。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