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种植
农作物优良品种的繁育推广
1949年前本地小麦主要种植品种有红头麦、蚂蚱麦等。建国初主要是蚂蚱麦、长芒麦、三月黄。1952年后,大力推广抗吸浆虫的碧蚂1号、6028品种。60年代初,水肥条件得到改善。丰产3号成为骨干品种,搭配有陕农9号、阿勃等。60年代后期,阿勃在原下已成为当家品种。70年代初,阿勃成为骨干品种,搭配品种有咸农68、咸育1号(区农作物良种场培育,1978年获原咸阳地区科学大会奖)等。70年代后期,高产、抗倒伏的小偃5号、小偃6号及咸农151等品种得到推广。80年代,咸农151、咸农173及小偃6号成为当家品种,搭配品种有7852、4732(区农作物良种场培育,1983年获陕西省科技成果二等奖)、阿勃等。
建国前后,玉米主要栽培本地黄、白马牙、野鸡红等品种,其杆矮、穗小、产量低。50年代后期开始引进推广辽东白,因其稳产高产,品质较好,一直为当家品种,搭配有金皇后、野鸡红等。1965年开始推广杂交种,主要品种有武顶1号、武顶3号、黄白双交种及白单4号。1970年开始推广单交种,主栽品种为白单4号、陕单7号、白单2号。80年代初,高产的中单2号、户单1号、陕单9号等品种成为当家品种。80年代后期,当家品种更换为户单1号、丹玉13及陕单9号。1987~1990年,全区建立玉米制种基地5000多亩,产种80万公斤,区、乡两级推广良种110万公斤,使用面积57万亩。
30年代,棉花栽培品种有脱子棉、爱子棉两种。建国前主要品种有小铃棉、泾斯棉。50年代前期,曾推广517品种。随着桔黄萎病的蔓延,后期又推广抗病力较强的中棉3号。60年代,主要推广徐州209,搭配徐州1818。1964年,周陵农场种植的70亩徐州1818平均亩产78公斤。70年代,徐州1818成为当家品种,因其抗枯黄萎病能力较差,后期又推广陕棉401,搭配陕棉1214、陕棉4号等品种。80年代前期,又推广鲁棉1号及陕棉1155,均因其抗病能力差及生长期长而逐渐淘汰。80年代后期,主要推广中棉10号、中棉12号及辽棉7号,搭配品种有辽棉9号、鲁棉1号等。
建国后直到60年代末,油菜品种沿用农家白菜型油菜。70年代初,推广胜利油菜。1975年推广甘兰型油菜。1984年推广杂交品种秦油2号,亩产突破百斤大关,搭配品种有秦油3号等。
长期以来,西瓜多为本地品种,因其皮色不同,被群众称为核桃皮、大麻子等。70年代,山东、河南一带瓜客带来当地农家品种,其个大,皮色、瓤色不稳定,生育期较长,群众称为大笨瓜。枣花、海南岛、十八红等也有栽培。80年代后,品种更新频繁,有枣花、湘蜜、新澄一代、新红宝、郑杂3号、郑杂5号、龙蜜100、优红宝、金中冠龙等。其中新澄一代、新红宝及郑杂品种种植时间长,面积较大。
化学肥料推广应用
化肥推广始于本世纪50年代中期。1955年亩施用量只有2.5公斤,品种为硫酸铵、氯化铵、碳酸氢铵。随着水利建设的发展、农家肥的减少,施用量开始上升。1965年亩均施用4.18公斤。1975年上升到12.55公斤。1983年全区施用量13665吨,亩均52.56公斤。品种由单一的氮肥发展到磷肥、钾肥、复合肥及多种微量元素肥料。施用方法由撒施发展到沟施、穴施、浸种及叶面喷肥等多种方法。施用作物也由粮食作物发展到棉花、油料、蔬菜、瓜类、果树等多种作物。以地定产、以产定肥、氮磷配合、以磷促氮的配方施肥技术也为群众所掌握。1987年,全区化肥施用量20084吨,亩均80.11公斤。推广小麦配方施肥7万亩。1990年化肥施用量35708吨,亩均141.7公斤,推广小麦配方施肥8万亩。
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
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毁灭性病虫害,但防治知识不为人知,甚至认为蝗虫等是“天虫”,不敢防治,只能祈求老天爷保佑。建国后,防治工作得到加强,“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的方针得到贯彻。防治方法,50年代以轮作倒茬、深翻改土、选用抗病虫作物品种的农业防治措施和人工捕杀害虫、拔除田间杂草的物理机械措施。50年代后期,开始推广“六六六”、“滴滴涕”等农药。1959年引进法国拜尔公司生产的1059,效果显著,群众称为“药王”。到70年代,化学防治已成为主要手段。80年代末、90年代初,农药种类已发展到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除草剂等4大类30多个品种。1990年施用量达22370公斤。但化学防治也带来了污染环境、破环生态平衡等问题,已引起有关部门重视。有的地方也采用生物防治办法,但面积很小,没有推广。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