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
以鸡为主,鸭、鹅有少量养殖。1 986年后,鹌鹑饲养兴起,成为第二大家禽种类。
鸡的饲养历史较长,是家庭主要副业。建国后,出现了稳步发展的势头。50年代存栏约4万只。60年代因粮食紧张,加之政策影响,存栏下降到3万只,每年向国家交售鲜蛋25吨。70年代,随着粮食生产的发展,特别是1976年鸭沟良种鸡场的建立,存栏上升到8万只,每年向国家交售鲜蛋75吨。80年代,养鸡出现高潮,1982年存栏21万只,专业户、重点户有200多户,户均养鸡70只。1988年存栏51.53万只,百只以上的专业户有300多户,户均130多只。1 990年存栏虽下降到36.2万只,但292户专业户,户均存栏上升到364只。饲养方法由散养,圈养转向笼养,由饲喂原粮转变为混合、配合饲料,并实现了以罗斯鸡为主的良种化。疫病防治工作也得到加强,生产水本有显著提高,养鸡成为农村致富的骨干项目。
笼养鸡技术是1983年11月引进本区的。1986年在全区推广,以北杜和韩家湾乡发展最快。韩家湾乡南舍村有52户,笼养鸡达42户,养鸡6992只,户均134只,成为当时有名的养鸡村。北杜乡齐村李会选从1985年开始笼养鸡,至1986年存栏鸡2000只,成为当时有名的“养鸡状元”。渭阳乡杜家堡村民山中林,1981~1989年累计养鸡13556只,向市场提供鲜蛋78.7吨,纯收入10.5万元。该户现有鸡舍4间160平方米,全阶梯式鸡笼10组,1990年养罗斯鸡1400只,在全区名列第一。蛋品的销售主要靠“筐筐队”(农村妇女提筐收购鸡蛋,成群结队进城销售,被人们称为“筐筐队”或“贩蛋部队”),和高陵、泾阳县的商业部门上门收购。
鹌鹑 1932年就有饲养。1986年,底张乡韩家村民韩富成开始购蛋孵鹑,1987年饲养户增加到100户,存栏7万只,收入20多万元。该村还成立了养殖业协会,建起了年产1000吨的罐头厂,为群众提供系列化服务。在韩家村带动下,周陵乡赵家村,韩家湾乡彭王村、怡魏村,窑店乡店上等村都出现了一批饲养户。1988年韩家湾乡彭王村成为又一鹌鹑饲养专业村。1988年全区存栏达46.77万只,1989年鹌鹑饲养出现大滑坡,存栏量剧减,但也在1(万只以上。
鸭、鹅、肉鸽、火鸡、珍珠鸡等也有饲养,但数量较少。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