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区畜牧业发展较早,《诗经·渭阳》中写有“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何以赠之?路车乘黄”。说明在公元前600多年,马已广泛地被驯化使役。正阳乡杨家湾汉墓中发现的大量陶俑及马、牛、猪、狗的骨骼,证明在公元前143年,家畜种类已较多。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畜牧业生产不断发展。1949年大家畜存栏8000头(匹),生猪存栏2900头,牧业总产值36.5万元。1990年大家畜存栏增加到11440头(匹),生猪存栏25602头,羊存栏6709只,家禽存栏43.2万只。肉类总产量1414吨(其中猪肉813吨,牛肉260吨,羊肉51吨,禽肉254吨,其它肉36吨);奶类总产量2838吨(其中牛奶193.7吨,羊奶901吨);年产禽蛋1536吨。全区农业人口人均肉类10.12公斤。鲜蛋10.99公斤,奶20.31公斤。总产值818万元,是1980年的2.3倍,占农业总产值14.16%,低于陕西省17%、全国22.9%的水平。
新中国建立40年,畜牧业的发展走过了曲折的道路。建国初至农业合作化时期,基本属稳定发展时期,数量质量均可。合作化中后期,饲料紧张,管理粗放,死、瘦较多。家庭联产承包后,有一定发展,但因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相对讲数量提高不多。
长期以来,饲料以农作物秸杆、杂草、苜蓿、玉米、大麦、豌豆、麸皮、油渣为主。80年代后,苜蓿、大麦、豌豆、种植面积减少,结构发生新的变化。1990年产麦草62021吨,玉米杆43150吨,其它农作物秸杆5687吨,荒草地面积1026亩,产草255吨,农田杂草8603吨,苜蓿200吨,总计119916吨。基本可满足畜牧业生产需要。
精饲料以粮食类为主,粮棉加工副产品次之。1990年粮食留料19230吨,其中玉米18020吨,大麦1210吨。粮棉加工副产品5222吨,其中麸皮3065吨,油渣1195吨,棉皮612吨,酱油、豆腐渣350吨,共计24452吨。各类畜禽年需精饲料25426吨,可满足96.2%。
家畜
新中国建立前,大家畜是主要农用动力,除地主、富农饲养马、骡外,多数农户以饲养耕牛为主。50年代农业合作化时,作为基本生产资料由集体统一饲养。由于“浮夸风”及自然灾害的影响,饲料不足,管理不善,存栏由1957年的12200头(匹)下降到1962年的8600头(匹)。1963年后,普遍实行牲畜繁殖奖励制度,培训饲养员,以加强饲养管理,存栏开始回升。1970年存栏22499头(匹),达历史最高水平。1971~1981年,存栏比较稳定,约10000头(匹)左右。1982年后,逐步实行分户饲养,管理得到加强,家畜体格普遍健壮,存栏稳步发展。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畜用途及结构发生显著变化,马、骡数量趋减,奶牛、肉役兼用牛增加,由役用为主逐步向役、肉、奶用相兼顾的方向发展。1990年比1981年增长37.83%,奶牛发展到1249头,产奶1937吨,占奶类总产量68.25%。
马、驴、骡 以役用为主。其中关中驴体格高大,体质结实,耐粗饲,食量少。是本区优良品种。随着机械运输的发展,马、驴、骡数量呈下降趋势。1949年存栏3000头(匹),1987年存栏2947头(匹),1990年下降到2208头(匹),占大家畜19.3%。
黄牛长期以来以役用为主。80年代前,发展比较稳定,一般年份存栏5000头左右。1981年后,用途逐渐向肉、役兼用方向发展,年存栏上升到7000头左右。1987年,开始用丹麦红牛与秦川牛杂交,出现了肉、役、乳兼用的新牛种。
奶牛 50年代开始饲养,主要集中在城区,以渭阳乡旭鹏村最多。农业合作化后,实行集体统一饲养,先后成立了旭鹏、战斗、杜家堡及东河滩奶牛场,辖区内的西北第一棉纺织厂等单位先后也办起了奶牛场。因经营管理不善,旭鹏、杜家堡奶牛场陆续解体。70年代末,全区仅存栏143头。1980年底张奶粉厂投产,带动周围农户饲养奶牛。1984年底张乡龙枣村存栏奶牛83头,1988年上升到190年头,户均1.19头。1982年,窑店乡东龙村村民受西安草滩奶牛场影响,开始饲养奶牛。1987年西安红星乳品厂在窑店乡设立鲜奶收购点,并贷款30万元扶持生产。在底张、窑店两乡带动下,全区奶牛存栏数迅速增长,1987年达1221头,其中农户1083头,占88.7%。奶牛饲养形成规模,底张乡龙枣村,窑店乡东龙村、西毛村,正阳乡良善庄,渭阳乡碱滩等村成为专业村。1989年8月,西安红星乳品厂因收购鲜奶手续不全,被迫停收,底张奶粉厂在窑店设点收购,但因价格较低,群众不愿交售,后又停收,大量鲜奶卖不出去,群众蒙受损失,奶牛被杀被卖,存栏下降。到11月份,仅窑店乡就减少了40%。11月后,红星乳品厂恢复收购,存栏逐渐回升。到同年底,存栏上升到1249头。
小家畜主要是猪和羊,兔较少。建国前,作为家庭副业,饲养数量及水平较低。建国后有较大发展,1949年猪存栏2900头,羊仅60只。1957年猪存栏上升到19100头,羊1400只。1960~1963年,因饲料不足,猪存栏稍有下降,而羊是食草性动物,易粗放喂养,发展很快,1961年较1960年增加近10倍。1963年后,猪保持较稳定水平,但羊下降很快。1971年后,大力发展生猪生产,奶山羊生产也得到重视,一般年份存栏猪4万头,羊1万只,最高年份猪存栏51917头(1979),羊存栏19691只(1980)。1982 ~ 1990年,猪存栏因经济效益差而下滑,一般年份存栏2万头,奶山羊也因奶牛的发展而下降,存栏1万只以上的只有3年。
猪为供应城市肉食需求的骨干品种。农业合作化后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因属社员家庭喂养,生产稳步发展。1958年“食堂”化后,不准个人饲养,采取了将猪收归集体饲养,有了一定数量,但因管理不善,疫病流行,出槽率极低。70年代初实在“大养其猪”的号召下,原“人民公社”设立养猪专干。1976年,集体养猪场达600多个,养猪6500头。1980年回升到37934头,由于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大家畜发展快,生猪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又呈下降趋势。1990年养猪25602头,其中瘦肉型23748头,占总数92.76%。一般出栏活重90 ~125公斤,肥育期7~8个月,肉料比1: 3.2。
1982年取消统购统销政策,生猪的屠宰、销售大部由个体户承包,并逐渐形成了周陵乡石村等屠宰专业村,除供应咸阳市场外,还销售到西安等地。一些群众在家庭饲养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兴办家庭养猪场,走上了集约经营的道路。底张乡蒲家寨村陈社教1988年办起家庭养猪场,年饲养达100头。饲养方法也由传统的熟食湿喂改为生食湿喂或干喂,由散养改为圈养,由阶段育肥改为直线育肥,由不重视防疫改为程序免疫。
1981年前全区饲养羊的品种,以绵羊、山羊为主,其后以关中奶山羊为主,多数年份占60%以上。是本区优良品种之一。母羊6~9月开始繁殖配种,每胎产羔2只左右,泌乳期4~6个月,日产奶1公斤。
兔 饲养历史悠久,但数量不多,多为肉用兔。60年代初,发展毛用安哥拉兔。1987年后,区成立养兔协会,并从彬县调回种兔繁育推广,当年存栏7762只。但因饲养技术不过关、疫病防治跟不上,经济效益差而不滑,1990年存栏4000只。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