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990年调查,全区共有名树古木10株。韩家湾乡徐家寨村西北有古皂荚树2株,原为4株,植涝池四角。 1株于建国前自然枯死,1株于1990年烧死。今存活2株,树龄约295年。其一胸径95.5厘米,树高15米,冠径12×14.5米。其二胸径173.2厘米,树高16米,冠径15.5×11米。台湾爱国人士徐秉琰先生,1989年就是凭记忆中的这几株古树找到了故乡。周陵乡贺家村东南有古中槐1株,树龄385年,胸径110.0厘米,树高12.5米,冠径7.0×7.0米。30年代末,国民党军队经过该村时,强迫村民锯掉南边大枝烧柴做饭,现仅存1个北枝。
经济林
本区果树栽培历史悠久,汉时枣树栽培已有规模。《史记·货殖列传》载:“安邑(今韩家湾乡白庙村一带)千树枣……此其人与千户侯等”。清时栽培树种有杏、桃、梨、李、枣、葡萄、洋枣(软枣)、石榴、柿子等,以零星栽培为主。北杜乡龙岩村枣树面积最大,约600多亩。到1949年,全区种植面积仅171亩,年产水果14吨。50、60年代,果树面积有所增长,但还是以零星小块栽植为主。70年代,随着农田林网化建设,在高干渠两侧建设果林带,面积由1971年的1801.3亩上升到1974年的5626亩。由于管理粗放,效益差,毁园成风,面积大减,到1981年,面积仅1610亩。渭城区政府成立后,提出了建设渭河滩地桃、梨带,高干渠两侧多种果树带,北杜北坡枣、柿带及家庭小果园的万亩果树基地规划。1990年果园面积发展到7617亩,产量达930吨。其中渭河滩地桃、梨带,经过掏沙换土和增施有机肥料等措施,现有梨园200亩,桃园390亩,其它230亩,共820亩,占全区果树总面积10.78%。在渭河滩地桃、梨树百亩以上的专业村有同仁村、左所村、长兴村、摆旗寨等4村,作务桃梨树专业户有6户。高干渠两侧多种果林带,现有苹果园1873亩,桃园259亩,犁园20亩,葡萄园208亩,其它杂果173亩,共2533亩,占全区果树总面积33.25%。高干渠两侧果林百亩以上的专业村有毛王沟、渭城湾、坡刘等村。毛王沟村王永兴栽植的巨峰葡萄最高年收入7500元,最高亩产量4000公斤。这一带果林专业户有10户。北杜北坡枣、柿带,现有苹果园947亩,其它果园375亩,占全区果树总面积28.1%。这一带果树百亩以上专业村有龙岩、后村、瓦刘村、王村沟和西史村等,家庭小果园709个,专业户有8户。
桑蚕业远在西周以前就开始兴起。唐时,咸阳作为古丝绸之路的第一站,蚕桑生产已相当发达。宋元以后,随着棉花种植业的发展,蚕桑生产渐趋凋敝。清时,在咸阳刘古愚等一些知名人士的倡导下,蚕桑生产有所恢复。《咸阳县志》中亦有“窦铸,在廓里监生。邑乏蚕桑,铸为栽桑三千以倡之”的记载。至民国末年,仅有零星栽植,养蚕抽丝用作刺绣。建国初期,蚕桑生产几乎绝迹。1982年起开始发展,当年栽桑794亩。1983年面积达2419亩,主要分布在底张、渭城、正阳等乡,养蚕220张,产茧4.45吨。1984年从本省石泉县聘请农民技术员10多人,指导群众养蚕,当年养蚕250张,产茧5.03吨。因效益差,到1986年面积仅652亩。1987年后,桑园基本毁完。
本区境内渠道纵横,公路交织,是发展平原林业有利条件。但是长期以来,由于林业生产责任制未能很好落实,绿化步伐缓慢,“春满路,夏一半,秋零落,冬不见”的现象到处可见。渭城区政府成立后,推行户包植树管护形式,并从政策上予以优惠,资金上予以扶持,技术上予以帮助,管护效益明显提高,成活率达96%。全区植树大户244户,承包绿化道路174.64公里,计96050株;绿化渠道150.86公里,计172900株;片块造林255.5亩,计33220株。三项合计302170株,占农田林网总株数的24.2%。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