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时期,本区为原始森林。至周时,尚有大片森林覆盖。秦统一中国前,“秦地其国塞险,……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汉书·地理志》)。秦统一中国后,大兴土木,营造宫殿,森林遭到破坏,已无巨材以资利用,以致要“泻巴蜀之材”。汉、唐以来,人为活动频繁,天然植被破坏殆尽,成为典型的农业区,但多有人工植树,尤以汉唐诸陵为最。民国时期,除历史遗留下少量柿、枣等果园,30年代重新绿化周陵外,林业生产几乎处于停顿状态。
建国后,生产有了较大发展。50、60年代,村民在房前屋后、村庄周围零星种植,树种以杨、柳、椿、榆、中槐居多。经济林50年代初兴,60年代形成一定规模。由于缺乏对农民树权的保护措施,加之当时“共产风”的影响,房前屋后的树木也收归集体,出现了砍树风。70年代,进行方田林网建设,到1975年植树近900万株, 1978年实现农田林网化面积13万多亩,林网总长700多公里,林网植树250万株。高于渠沿岸果林带初步建成,果园总面积发展到4000多亩。1972~1982年,由于在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过程中忽视了林业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又一度出现砍树风,林木保存总数降到92.38万株,蓄积24100立方米,果园面积下降为1777亩。
1983年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制止乱砍滥伐,特别是19 87年渭城区政府转发了区农牧林业局《关于奋战三年,实现渭城区平原绿化的意见》和《关于果树基地建设的意见》后,生产发展很快,到1990年,林业用地10378.6亩,占总面积2.6%,林地面积9480.9亩,占林业用地91.4%。农田林网控制面积17.9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0.1%,四旁林木保存142.62万株,人均4.66株。经济林面积发展到7617亩。护堤林面积1500亩。林木总蓄积量达18.14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达11.2%。经咸阳市林业局和陕西省林业厅验收、各项林业指标均已达到了国家林业部制定的《华北、中原县本原绿化标准》,林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0. 98%。
树种资源
共有43科、81属、131种、240多个种类或品种。用材林主要有水杉、侧柏、皂荚、槐树、杨树、柳树、榆树、梧桐、椿树、泡桐等,经济林主要有梨、山楂、苹果、李子、杏、桃、核桃、桑树、石榴、枣树、葡萄、柿树等。观赏林主要有银杏、杉、松、柏、龙爪槐、垂柳、爬山虎、夹竹桃等。
育苗
为适应造林事业的发展,1958年建立向阳苗圃(1976年改为良种鸡场),有耕地40亩,每年育苗30亩,产苗10万株。树种有新疆杨、加拿大杨、大官杨、214杨、沙兰杨、泡桐等。1972年,农村开展大规模育苗活动。1975年,面积发展到625亩,年产苗近300万株。1979年,农村固定苗圃被砍掉,植树工作受到影响。1983年育苗595.61亩,产苗100多万株,其中个人育苗占90%以上。1985年开展泡桐合同育苗400亩,解决了产、供、销脱节矛盾。1987年后,合同育苗未能坚持,苗木销路难以保证,面积下降到400亩。1990年育苗377.7亩,产亩13万株,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村、宅绿化
长期以来群众就有在房前屋后植树的习惯,树种以臭椿、榆树、中槐及果树较多。70年代后,杨树、泡桐数量增加较快。1982年,共有各类树木79.38万株,农村人均6.5株。1990年增长到142.6万株,农村人均11株,村、宅林木覆盖面积达到25695亩,蓄积106283.1立方米。
防护林
两千多年前,秦始皇就开始在道路两旁植树。《汉书·贾山传》就有“秦为驰道于天下……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建国后,以护路林、护渠林为网络的农田林网建设得到重视和发展。1972年,开展大规模的农田林网建设运动,采取社队投苗、统一规划、统一栽植、统一管护等措施,经济效益明显。渭城乡渭城湾村从1973年开始林网化建设,到1982年共投资10493.81元,同期木材收入119134.86元,投入产出比为1:11.35。到1990年,全区总株数达111.1万株,折合覆盖面积5873.7亩,蓄积49772.8立方米。
农桐间作于1980年在渭城乡渭城湾村推广,1983年起大面积推广,到1986年共栽植6.27万亩、25.08万株,以北杜乡、周陵乡较多。1990年底有42661亩,占耕地面积16.9%,总株数17.09万株,折合覆盖面积3239.9亩。
唐时为防渭水决堤在咸阳城东南渭河堤上植柳万株,曰“柳堤”。1972、1975年在渭河大堤两侧植以杨树。1987年后除对新修大堤两侧植树外,又补栽原植树区未成活苗木。1990年,共有护堤林带20.45公里,面积1500多亩,蓄积1000立方米。
风景林与名树古木
金大定三年(1163),行信在今北杜乡龙岩村建龙华寺,寺院外广植松柏,周围十顷,苍松翠柏,郁然成景,“龙岩翠柏”为咸阳八景之一,后遭破坏。至建国初期,仍遗存有部分松柏,农业合作化及“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毁。1989年开始恢复,栽植少量侧柏、法桐于寺周。
“文陵蓊郁”为渭阳十胜之一。指原上传说的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诸陵陵园内林木葱郁、景色绮丽。历史上多遭破环,至30年代,林木已存不多。1934年西北农林专科学校(西北农业大学前身)于周陵设立林场,在德国林业博士芬兹尔主持下重新绿化诸陵,到1944年共栽植侧柏、杏、桃、臭椿等1500多亩。1954年今区农作物良种场迁入周陵。其后开始砍伐林木 ,其中一部分侧柏移植至市区人民路。到1958年,除文、武两陵周围有100多亩侧柏外,其余全部垦为耕地。1990年有侧柏91亩,蓄积300多立方米。
咸阳市城市规划,市区由内外两个绿带环抱。其中内环由环城南路、东风路、毕塬路和西兰路组成。位于本区的环城南路、东风路、毕塬路绿色林带已形成,林木覆盖率达62.3%。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