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耕作制度
耕作制度的改革主要是逐步由以轮休为主的旱作农业向间作套种、扩大复种的灌溉农业发展。
轮休
以原上居多,分夏休、冬休两种。夏休是指夏熟作物收获后,大部休闲养地秋季再种夏田作物;冬休是指秋熟作物收获后,大部深翻后休闲养地,次年再种棉花或早秋作物。50年代,夏休面积10万亩,冬休8.5万亩。60年代,夏休9万亩,冬休6.5万亩。70年代,休闲面积减少,复种指数提高,平均夏休2.3万亩,冬休6.5万亩。80年代,夏休2.5万亩,冬休5.5万亩。
轮作倒茬及复种
70年代以前,多为一年一熟、三年四熟或六年七熟轮作制,倒茬作物主要是谷子、荞麦、棉花、油菜,复种指数较低。70年代,随着水利条件的改善,改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制,主要是小麦一玉米、玉米一小麦一棉花轮作倒茬,复种指数逐渐提高。1950~1964年,复种指数为132.5%。1965~ 1970年,在灌溉无保证的情况下,受“以粮为纲”的影响,将复种指数提高到143.2%,造成“秋倒夏、夏倒秋,两料不抵一料收”的恶性循环。1971年后,调整作物布局,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复种指数下降为137.3% 。1987年后,瓜、菜等经济作物面积剧增,棉花面积锐减,间作套种得到推广,复种指数上升到163.5%。
间作套种
棉薯套种、玉米和豆类套种、农(作物)果(树)间作等形式早就有之,建国后作为改革耕作制度的一项措施大力推广。到1990年,总面积发展到7.9万亩,比纯种增收790多万元,实现了粮食作物同经济作物同步增长。主要耕作方式有粮棉套种、粮粮套种、粮菜套种、棉菜套种、棉瓜套种。周陵乡赵家村、底张乡孙家村、韩家湾乡张阎村、正阳乡同仁村间作套种搞得较好。1990年周陵乡赵家村民李长东瓜棉套种1.1亩,平均亩产皮棉37公斤,西瓜亩收入1200元。
第二节 粮食作物种植
汉朝以前,本区粮食种植以谷子、糜子、豆类为主。汉武帝时,小麦逐渐成为主要粮食作物。民国末年,粮食作物主要为小麦、谷子,其次为大麦、青稞、荞麦、糜子,玉米、薯类较少。1949年,本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3.51万亩,亩产85.8公斤,总产20164吨,农村人均产粮376.2公斤。从50年代起,随着旱作农业向灌溉农业的转变,农艺水平不断提高,生产持续发展。1953年,由于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耕作制度的初步改革,粮食亩产超过100公斤。1978年,由于灌溉面积的扩大,良种、化肥、农药的普遍使用及栽培技术的提高,亩产超过了200公斤。1982年,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亩产突破300公斤。到1990年,粮食作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麦、薯类、豆类较少,播种面积37.94万亩,单产266.54公斤,总产101125吨。分别比1949年增长61.38%、2.1倍和4.02倍,总产首次突破十万吨大关,创历史最高水平。
小麦
本区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民国时期至今,播种面积占粮食作物的60%左右。50、60年代,着重解决小麦生产中干旱、肥料不足、播种偏稀等矛盾,及推广碧玛一号良种,亩产达到100公斤以上。70年代后,农业生产条件有了很大改变,水利、电力、良种、化肥使用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多数年份亩产超过150公斤。80年代初,广泛应用以肥定产、氮磷配合、合理密植等措施,加之生产责任制的实行,亩产突破300公斤,涌现出渭阳乡全乡平均351公斤的高产典型。渭城区政府成立后,针对1985年以来粮食生产的徘徊局面,狠抓了小麦规范化、模式化栽培技术的推广,生产出现回升。1989年以小麦为主的夏粮总产达55666吨,受到国务院、农业部及陕西省人民政府、咸阳市人民政府的表彰奖励。
玉米
明清时期开始播种。是主要粮食作物之一。1949年时,由于水肥条件限制,种植面积仅1.25万亩,且主要分布在原下地区,亩产111.9公斤,总产1409吨。建国后,玉米生产出现了三个变化。一是由于水肥条件的改善,面积增加较快。50年代前期年均种植2.58万亩,后期上升到6.30万亩。60年代到80年代前期稳定在9~10万亩,80年代后期已达13.77万亩。二是单产增加快。60年代末顶交种、双交种的推广应用,1973年亩产达到178.60公斤,70年代中期单交种的广泛应用,1977年亩产超过200公斤。1982年由于生产责任制的实行,品种的更新加之配方施肥等技术的推广应用,亩产达333.8公斤。三是用途发生了显著改变。在80年代前,玉米以食用为主,80年代后,随着粮食生产过关和农村家庭养殖业的兴起,玉米逐渐转为以饲料为主。
谷子
历史上曾是主要粮食作物。1950年种植面积约3.3万亩,占秋粮面积一半以上,亩产100公斤。50年代末,随着高产作物玉米的大面积推广,种植面积逐渐减少。1959年种植面积1.32万亩,亩产仅13.5公斤。1969年又下降到0. 43万亩,亩产92公斤。由于品种混杂退化,产量低而不稳,80年代种植极少。1987年总产2.0吨,1990年总产7.0吨。
红薯
50年代面积稳定在2000亩左右,亩产200公斤上下。60年代后期,多为棉田套种,面积上升到4000亩,亩产300公斤。70年代初,面积上升到7000亩,亩产500多公斤。除直接食用外,一部分加工成淀粉或粉条出售。后因人为限制棉田套种,到80年代初,面积下降到4000亩,亩产400公斤上下。1990年面积又扩大到5500亩,亩产295公斤。
大麦
历史上多有种植,主要作为大家畜的精饲料。随着大家畜的减少,面积逐渐下降,但亩产提高较多。50年代面积3.41万亩,亩产71公斤。80年代面积下降为0. 43万亩,亩产上升到182.5公斤。用途也发生了新变化,部分农民种植啤酒大麦,但面积仅数百亩。
大豆
是重要的倒茬养地作物,种植历史较久。1949年种植近5000亩,占秋粮面积8.9%。“人民公社”化后,在“以粮为纲”影响下,面积大幅度下降。1960年只有200多亩,1982年不足3000亩。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和豆制品生产的发展,1988年面积扩大到9556亩。1990年为5700亩,亩产226公斤。
糜子
建国前为仅次于谷子的秋粮作物。1950~1952年,年均种植0.56万亩,亩产66.67公斤。1953年后,由于玉米面积逐年扩大,加之糜子品质劣杂及适口性差,面积逐年下降。1965年后绝迹。
水稻
60年代初,渭阳乡金家庄村民,利用城市污水开始种植。70年代,本区种植面积0.79万亩,亩产250公斤,分布在原下今渭阳、渭城、窑店、正阳乡水利条件较好的地方。1974年起面积逐年下降。80年代后再未种植。
高粱
建国前后均有种植,但面积很小。1969年后在“以粮为纲”口号下,未经试验,盲目引进,指令性种植。1973年种植0.9 万亩,亩产150公斤。由于其品质低劣、适口性差,加之自然条件不适宜,面积迅速下降。1978年后仅作为风味食品用粮有零星种植。1990年总产6吨。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