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是经过几千年的变迁和自然选择而逐步形成的。布局以大分散小集中的格局和以便于生产耕作的原则而建村定居的,常以一个家族或两个家族构成一个村庄,所以每村大多为同一姓氏。
早在六七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先民们就在渭水沿岸繁衍生息,渭河流域是中华民族重要发祥地之一。咸阳渭河北岸西起尹家村,东至本区正阳乡柏家咀的70多华里范围内,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先民遗址,有连片的灰层、灰坑和磨制的石、骨工具,有带彩和素面的碗、罐、鱼网坠等陶器。先民们为了便于渔、猎、耕作,常分部落而群居,从而逐步形成自然村落。
自有文字记载以来,远在公元前十一世纪,渭城这块地方,曾是周王季(周文王之父季烈)的封地。几经变迁,秦孝公建都于此。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京城咸阳曾达到鼎盛时期,后经战争破坏,驰名中外的秦咸阳所在地,已变成渭城辖区内的农村。农村住房多以周围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因陋就简。经历了洞穴、地窑、草房、瓦房、现代楼房的发展过程,居住条件逐步得到改善。
农村住房多为一户一院,庄基一般较宽敞,每户占地三分至一亩不等。六十年代后,因人口增加,人均耕地逐年减少,新划庄基地均控制在三分以内。农户住房多向二层发展,以便留用适应农业生产的足够院落。农村老住房布局,以四合院、三合院为主,贫困户多只建厦房居住。房内有土坯砌成的烧柴火坑。民谚说的“陕西一大怪,房屋一坡盖”,就是指的单坡厦房。厦房由于用料省,对屋架木料规格要求不高,所以在关中成为主要建房形式。连有些住户的门房也盖成倒角勾厦房,门房多用作牛马使役畜的饲养圈,盘有牲口槽。富户门前还建有车房(大车房)。各户对门楼都很讲究,双狮石门墩,用大泡铁钉装饰的双开黑漆大门,砖砌门垛白灰勾缝,上盖青瓦屋顶,逢年过节时门上贴门神,贴红色对联,把门楼点缀得庄重大方。
近几年来,新划庄基多只盖二层上房,多数为砖混结构,一层用预制水泥楼板,二层屋顶用拆除的旧瓦房,形成双层瓦顶楼房。北杜乡边方村和底张乡岳家村1987年因飞机场建设而迁建,两村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各户均盖有两层风格各异的住宅楼房,村内还建了小学、文化站、医疗站和供水站等公用设施,村路修成了水泥路面,成为关中颇有名气的新农村,经常有外省市代表团来村参观。1989年9月,国家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建设报》社、《农民日报》社联合主持评选全国文明村庄活动,北杜乡边方村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庄”。
过去农村一直用油灯照明。1958年,各乡、村先后通了电,区境内用电普及率已达百分之百。用电的普及既结束了油灯照明的历史,又为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更新。钢片磨、压辊磨的应用代替了使用千百年的石磨、石碾;深井泵、潜水泵的应用代替了手摇辘轳,变旱地为水田;收音机、录音机、电视机走进千家万户,改变了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粉坊、油坊等手工作坊也普遍改用电力作动力。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也是依赖电力的普及而建立的,农村的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农村村庄分散,用水多为就地打井取水。原下村庄井深一般只有3~10米,提水还比较方便。原上的村庄,因原高井深,用水就十分困难,井深一般有25~100米,五冢村的井深达114米。由于打井困难,每村(大村)只有一口或两口水井,村民日夜排班轮流提水。提水时,由两名青壮劳力同时操作,一人手搬单绕双桶辘轳①另一人在下桶一侧向下拉井绳(防止井绳打滑)。原上一带农村常有“宁肯给你一个馍,不肯给你一碗水”之说。50年代后,农村普遍用上了电,原上各村使用上了深井泵,机井代替了大口深井,并修了贮水塔。1990年,采取区政府投资与群众集资方式,完成了村村引水入户工程,农民户户用上自来水。
建国前,农村道路一直是泥土路。50年代后,地方公路、社路四通八达。村内道路也得到了修铺,以砂石路为主。70年代起,经济条件较好的部分村庄,修了混凝土村路。1989年区政府投资,使各村庄的村路全部修成了石渣路面。全区各村寨晴、雨天汽车都可进村,畅通无阻,从根本上解决了群众行路难的问题。
①单绕双桶辘轳:为一鼓形的木制提水用具。绳鼓套入固定在井台上的轴上,绳鼓中央有一道绕绳槽。井绳用粗一寸的麻绳,绳长比井深稍长。由于绳长重量大,往井台送绳要用推车运送,绳两端各系一木桶,井绳搭绕在绳鼓的绳槽内,提水时,一人手搬辘轳把,一人坐井边在下水桶一方向下拉井绳(防绳打滑),空桶下,满水桶上,提上井口后,将水倒入梢桶内,再下入井中,周而复始,循环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