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郡、县城邑 长陵城 在今韩家湾乡怡魏、彭王二村附近,汉高祖和吕后陵丘之北,建于高后六年(公元前182年)。城址平面为长方形,西、北、南三面筑城,东临沟无城。城区南北长2200米,东西宽1245米,总面积约为273.9万平方米。城墙宽7~9米,地面上城墙遗存最高处达6米。城内有官署、市场和里居,居民多为齐、楚等国的豪门贵族。城南紧靠刘邦和吕雉陵寝。城南坡下为秦兰池宫故地。汉文帝时将此地赐于有军功的大臣周亚夫,改名周氏陂,又名周氏曲。东汉中后期,因羌戎入侵,城邑遭严重破坏,人口“十不存一”。三国魏时,废除长陵县建制。公元352年,前秦苻坚修复城垣,在此置长陵郡,至496年(北魏太和廿年)移郡治于泾水北止,为咸阳郡城144年。 安陵城 在今韩家湾乡白庙村南,汉惠帝安陵陵丘之北。城址平面为长方形,东西1548米,南北445米,总面积约为68.9万平方米。东墙和北墙现状依稀可辨,墙宽9米,残高2 ~ 3.6米。汉惠帝刘盈死后,西汉统治者将关东“倡优乐人”五千户迁到此地以奉陵邑。安陵城内从此歌舞声日夜不绝,成为三辅的“歌舞城”,俗名“女啁陵”。三国魏时与长陵县一并撤销,辖地并入长安。 阳陵城 在正阳乡张家湾村北,高陵县马家湾乡梁村原一带,汉景帝阳陵陵丘之东,城址已无遗迹。景帝五年(前152年)因营建阳陵,遂改秦弋阳县为阳陵县。三国魏费初元年(220)并入高陆(高陵县)。 渭城 渭城,即秦咸阳居民区,在今渭城区窑店乡境内,中心区在仓张村附近,古城垣已无遗迹。西汉初在此置新城县,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始名渭城,东汉初并入长安,公元329年,后赵石勒在此城置石安县,至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并入泾阳止,为石安县城254年。唐时,渭城与灞桥分别为长安东西的两个重要驿馆。唐代诗人岑参有“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的诗句,描述当时渭城驿馆的繁忙景象。西送行人,也多到渭城话别。渭城又处在唐长安城北之禁苑旁围,为渭北游猎区。对此,诗人王维留有充满诗情画意的《观猎》名句:“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宋、金以后,逐步走向荒凉。据明万历十九年《咸阳县新志》载:“隆庆末年,旧北城基尚存数十丈,年来渭水涨崩尽矣。”清同治元年(1862年),回民起义军重筑渭城,设置渭城府,作为起义军的根据地。据《重修咸阳县志》载:“城南北七百余丈,东西五百丈,凿池其下”,“城大而坚,池深而险”。此城清末至民国废毁,现在渭城区渭城乡渭城湾村南,残存南北长66米,高2.8米,底宽2.5米(其中有面长2.4米,宽4.3米)的西墙,墙南100米处还有一断垣,长6.6米,宽1.7米,高2.5米。两处残墙为地面上唯一保存至今的渭城城垣遗迹。 灵武城 一作零武,公元352年前秦苻坚在此置县,北周明帝二年(558)又置灵武郡,建德二年(573)郡、县一并撤销,辖地并入石安县。《读史方舆纪要》载:“零武故城,在(咸阳)县东,本灵武乡”。城址已无踪可寻。 唐、宋咸阳县城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分泾阳县南部和始平县西部之地置咸阳县,县城起初游离不定,至武德六年,始定位于“便桥西北百步官路北” 。其中心区在今渭城区任家嘴附近。宋、金、元县治,均在此城。城垣状况,据宋敏求《长安志》记:“县城崇一丈五尺,壕深九尺,阔一丈二尺,周四里。”按该志所附《咸阳古迹图》示:城垣为不规则长方形。城门设置:西 门名望贤门,取汉“武帝命太子开此门以待四方贤士”故名。北门名五陵门,取北眺西汉五陵之意。南门名宝钗楼,传为汉武帝时建。宋代学者邵博在《闻见后录》曾记述他客临咸阳宝钗楼上,歌李白乐游原词的感触。东门名草场。县城之外,西南有渭河渡,渡西有秦川驿,东南有汉便桥,此为取汉便桥之名,实为唐宋便桥。《长安志》记:唐便桥于“唐末废,皇朝(指宋)乾德四年重修,后为暴水所坏,淳化三年徙置孙家滩,至道二年复修于此”。渭河南岸有“清渭楼”,《重修咸阳县志》记;“清渭楼,旧志在渭南,唐建安黄孝先建,今在治城东门外” ,明景泰时咸阳知县黄公有“黄公爱山不知休,每日不下清渭楼,为官落得官下隐,爱山不得山中游” 的诗句。县城四周,有跨越渭河南北的正方形大城,名斗牛城。明《咸阳县新志》载:“斗牛城,汉武帝时建,在县东廿里。”同汉渭城位置一致,或为渭城城垣。此城取其名而筑,其规模数倍于县城,符合《太平寰宇记》“城周八里”的记述。跨渭筑城,也符合《长安志》“渭河浮桥在汉渭城县南北两城中间,架木桥上”的记载。 明、清咸阳县城。 唐、宋咸阳县城,到元末废毁。明洪武二年(1369),浙江金华人孔文郁任咸阳县丞,寄居废城区内今渭城区东耳村村民家,洪武四年(1371),在城西四公里渭河北岸修筑新县城。当年县治迁于新址。此城历经明中期扩建和清代多次重修,一直沿用到1950年。 县城初为方形城郭,据明嘉靖廿一年(1542)马理纂修的《陕西通志》记载:“城周四里一百五十三步,高一丈五尺,深一丈五尺。” 明嘉靖廿六年(1547),由抚军谢兰和道台刘志主持,将城区向东、西、北三面扩展,“计广逾八里,雄跨渭岸,屈曲不方,以象斗杓”。扩建后的城郭,南北宽约550米,东西长1650米,城高8.5米。城门增至九座:东门名朝阳,西门名望贤,南门名渭阳,北门名五陵,学道门名文明,西北门名乾清;又有小南、小北、新城三门。俗称“九关九守九里山(城周长9里)”。不久改朝阳为东明,望贤为西宁,渭阳为南阳,五陵为北平。城垣经明万历、崇祯和清乾隆年间重修后,改西北门日永绥,学道门日昂霁,小北门日天任,小南门日清泰,新城门日迎旭。城内通向各城门的街巷,与城门同名。 新扩城区面积为0.91平方公里,是洪武城的4.1倍。城内建筑有县署、文庙、儒学、城隍庙、周文武成康庙(周四王庙)、忠显王庙、钟楼、凤凰台、尊经阁、安国寺等。清渭楼迁建于东明门外。南城墙紧靠渭岸,筑有石堤,为咸阳古渡码头。今城垣虽废,旧城轮廓尚存,街巷依旧,城内建筑仅存文庙和凤凰台,已被多次修葺,妥善保护。
上一页 [1] [2] [3]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