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区人口数自清乾隆十六年(1751)始有记载,当时为52290人;清道光三年(1823) 59600人;清宣统三年(1911) 61799人,历时190年,共增加9509人。中华民国后,人口增长缓慢,至1949年总人口共85179人。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加之一度生育失控,至1990年末,人口已达到306253人,41年净增人口221074人,比1949年增加了28%。耕地面积逐年减少,1949年耕地面积为31.37万亩,1990年耕地面积为25.21万亩,共减少6.16万亩,平均每年减少0.15万亩。人口平均每年以3.65%的速度增加,耕地平均每年以0.53亩的速度递减。由于人口急剧增长,虽然经济建设发展很快,但国民收入却增长缓慢。41年来,文化教育事业虽有较大发展,但全区尚有文盲、半文盲22716人,占总人口7.55%,控制人口已成当务之急。
远古新石器时期,境内已有先民活动,先民们在任家嘴、石桥、胡家沟、聂家沟、柏家嘴等地进行原始农耕生产,繁衍生息。
西周时,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封毕(今本区韩家湾乡白庙村南汉安陵附近),是为毕国。西周末年,国势日衰,原居西北的戎狄少数民族迁居“泾、渭之间”,渭城亦为迁居地之一。
秦时,自孝公到始皇、二世144年,灭六国、“徙天下富豪于咸阳十二万户”,仿造六国宫殿。民工、商人、贵族、富豪等,当时渭城辖境人口已达50万。
汉代,为强本弱末,以制天下,先后向长陵邑、安陵邑迁徙有功之臣、达官显贵、民间艺人等。自安陵到阳陵约10平方公里的地域内,竟有人口30万。
唐永徽二年(651),阿拉伯人通过丝绸之路来华经商,一部分人在本境内定居下来。唐肃宗借用回纥兵力以平“安史之乱”,部分官兵定居于此,经长期繁衍,形成本区回族,居住在境内渭河北岸靠塬的一带窑洞内。
清同治十六年(1867),回民起义。渭城区境内的马家堡、白起茔、新冯村、苏家沟等地回民被清军驱赶至甘肃、青海、宁夏三省区。此地十室九空,田园荒芜,后从甘肃等地徙来移民,多居窑店乡一带。
民国初期,人口略有增长,1929~1932年境内三年连续大旱,后又发生蝗虫灾害,人口锐减,全区仅4万余人。民国后期,陇海路通车,境内相继建起尧山油厂、咸阳纺织厂、陕西酒精厂,先后从外地招收大批工人,加之河南等地人口,为躲避战祸,或逃灾荒,或经商,亦大批涌入。多居住在火车站、文汇路、新兴路一带。
1949年建国后,本区人口变动较大。1953~1957年,由于土地改革的完成,农业合作化的实现,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盲目生育思想抬头,加上推广新法接生,医药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亡率下降,五年内自增率基本在27~34‰之间。
1958~1961年四年间,由于“大跃进”左倾错误,连续三年自然灾害,导致生产下降,人民生活困难,出生率下降,死亡率明显上升,这期间自增率下降到10.32~29.47之间。
1962年的自增率的急剧回升,一直延续到1973年,达12年之久,自增率在20~35‰之间。
1974~1981年,各级政府相继采取一系列计划生育措施,人口增长率逐步下降以保持基本稳定的时期,自增率降至7.65~17.76‰之间。
1987~1990年,广泛开展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的增长,4年间自增率在10.2~13.0%之间。
新中国建立以前,因统计资料不完整,出生死亡的变化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难以确知。1950~1979年,人口机械变动数相差不大,死亡率不断下降。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改变了呆滞和封闭的
人口现状,逐步向开放型人口转变,全区1987~1990年间迁入53211人,迁出35975人,净迁入17231人,其中文汇路街道办事处净迁入人4796人,占全区净迁入人口的27.8%。1990年迁移流动人口相对稳定,全区共迁入7431人,迁出6100人,净迁入1331人,比1987年减少4263人。
1990年第四次普查人口时,全区共有流动人口(常住一年以上)8991人,是1982年第三次普查时的4倍。1985~1990年,迁住本区的人口有30650人。按常住地分,本省其它县迁入22068人,外省迁入8561人,其它地方行人21人。按人口迁移范围分,工作调动迁入的9492人,分配录用1127人,务工经商4588人,学习培训6646人,投亲靠友2480人,退休退职696人,随迁家属4917人,婚姻迁入601人,其它迁人103人。
本区经济比较发达,交通便利,工业集中,企事业单位多,人口就业率较高,这些因素对人口的经济生活、思想观念和生育模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形成了自然增长率较低,而总人口增长速度快,人口迁移变动量大的趋势。1987年底,本区总人口270958人(不包括渭阳乡),育龄妇女人数为61936人,全年出生人口8291人,育龄妇女总生育率为69.3% ,全年出生率为16.1‰。1988年出生人口4828人,出生率为16.78‰。1989年出生人口5344人,出生率为18.01‰。1990年出生人口4475人,出生率为14.61‰。1990年比1987年少出生3816人,出生率下降1.49个千分点。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1989年1月1日至1989年12月31日,全区共出生人口6422人(包括遗弃儿和流动人口),出生率为21.63‰,出生率从低向高排列,本区居全市第二。死亡率和死亡数明显下降。1987~1990年,4年间共死亡4824人,平均每年死亡1206人,年平均死亡率为4.12‰。1987年死亡人数1154人,死亡率为4.1‰。根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规定,在全区范围对出生、死亡人口全面扫描,查漏补缺。1989年共登记死亡11462人,死亡率为4.92‰。1990年1月1日至6月30日半年死亡人口774人,死亡率为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