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区土壤肥沃,河流纵横,气候温和,有利植物生长。早在远古时期,本区沿渭河岸边有药王洞、柏家嘴等原始村落,先民们在这里从事采集狩猎活动,其天然植被相当繁茂。先秦时期尚为“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的林区。自商鞅提出“地尽其利”始,原始暖温带阔叶林天然植被破坏殆尽,与此同时栽培植被一直发展至今。
树种资源
据清乾隆十六年(1751)《咸阳县志》物产果类记有杏、桃、梨、李、枣、葡萄、羊枣、石榴、樱桃、林檎(花红)、柿、核桃、白果等;花木类记有木槿、月季、柳、桐、槐、柏、桑、柘、椿、榆、杨、苦竹、淡竹、皂荚等。据1983年农业区划调查,本区木本植物有豆科、榆科、苦木科、木兰科、松科、悬铃木科、楝科、杨柳科、蔷薇科等43科、81属、131种、240多个种类或品种。其中以杨柳科、豆科、蔷薇科分布较广,除塬上秦公陵(传说的周陵)有小块柏树,渭河岸边有以杨柳为主的小片护岸林以及苹果、梨、柿等为主的果园外,其余树种大多零散栽植。塬上树种以臭椿、中槐、泡桐、石榴、枣、苹果等较普遍;塬下以榆、臭椿、柳、苦楝、梨、桃、泡桐等栽植较多;城区各道路两旁普遍栽种了行道树,主要树种有柏、国槐、杨、法桐等。
自然植被
今几乎绝迹,仅在渭河河漫滩上零星分布着漫滩型草甸,常见的双子叶植物有马兰、小蒸草、苦马豆、茶叶花、草木樨等;禾本科植物有白茅、狼儿根、雀麦、芦苇、稗等;莎草科植物有莎草、异穗苔、细叶苔等。
人工植被
人工栽培植被历史悠久。
经济林型 以果树栽培为主。汉时已栽枣树,清时有桃、杏、梨、李等。1990年底面积达7617亩,产量930吨。苹果面积大,主要分布在周陵、北杜、渭城和正阳乡,品种有金冠、鸡冠、秦冠、青香蕉、大小国光、大元帅等;柿子主要分布在周陵乡大石头村及北杜乡;枣集中于北杜乡龙华寺村,已是久负盛名的土特产。近年来韩家湾乡西史村、窑店乡毛王村等发展为较有名的果树村。
绿化型 长期以来,村民房前屋后已形成植树习俗。历史上以臭椿、国槐、榆、皂荚等树种为主。50年代后,洋槐、苦楝引入较多。70年代后,杨树及泡桐数量大增。据1982年调查,共有各类树木79.38万株,农村人均6.5株。至1990年增长到163.3万株,农村人均11.5株。1990年底,以国槐、法桐(悬铃木)、杨、柏等树种为主的区辖境内人行道树共有近14万株;以黄杨为主的绿篱3100平方米。1989年改建的文汇路西段南侧占地22亩的原苗圃,已成为游园式绿地。50年代和80年代先后建造的渭滨公园(西半部在秦都区)、古渡公园占地380亩,前者绿化度相当高,后者初具规模。城区林木覆盖度1982年已达24.56%。
大田农作物型 农作物型群落的主要建群种有小麦、玉米、谷子、棉花、大麦等,其次是油菜、红薯、绿豆、黄豆、马铃薯、高粱、芝麻、花生、烟草等。在耕作制度上,已由以轮休为主的旱作农业过渡到以间作套种、扩大复种的灌溉农业。70年代以来,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主要为小麦—玉米,玉米—小麦—棉花轮作倒茬,复种指数逐步提高。1987年后,瓜果等经济作物的面积剧增,间作套种大为推广,出现棉薯套、玉米豆类套、粮棉套、棉瓜套、粮菜套及农果间作等多种套种形式,复种指数达163.5%,创历史最高水平。
蔬菜作物型 蔬菜作物1990年播种面积2万余亩,种类有十字花科、茄科、葫芦科、百合科等17科、51种、179个品种。还有野生、半野生9科、15种。其中地方种约11个。突出的名特品种有咸阳线辣子、露头青萝卜、咸阳白黄瓜、咸阳白茄子等。引进品种124个,表现好且已落脚的有红嘴雁豇豆,山东4、6、7号大白菜,津研系统黄瓜,汉中韭菜等。蔬菜作物群落的优势种除上述品种外,还有78~3、80~7号白菜,秦白2、4号白菜,京丰、秋丰甘兰,大青菜,西农萝卜、国光萝卜,紫圆茄、绿条茄,西农20号线辣椒、海花3号甜椒,西农2号黄瓜,早青一代西葫芦,河南肉豆、之江豇豆,实杆绿芹,圆叶菠菜,圆叶白笋,关中白藕等。
防护林型 农田林网大规模建设始于70年代初,至1978年基本实现了方田园林化,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1983年后,农田林网建设进入稳定发展阶段,至1990年底,全区农田林网防护面积12.5万亩,保存树木65.93万株。其营造特点是:林带配合路、渠网设置,林带网格为100~ 400亩,以主干公路、铁路、区路、干支渠的树木构成主林带;乡路、生产路、斗分渠上树木构成副林带。林木行数一般为2~4行,构成典型的疏透通风结构式窄林带。选择树种以毛白杨、法桐、新疆杨、箭杆杨、15号杨、沙兰杨、泡桐、旱柳、桑、榆、国槐、臭椿等为主。有些防护林段采用果类以柿、核桃、枣、石榴、花椒、杏、葡萄等,经济效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