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
约前13世纪
商朝,今窑店以北地区为帝喾的司天官吴回的封地,名曰程(郢)。
约前12世纪
周太公(古公亶父)死后,少子季历继位。季历向东发展,灭程,居于程邑。中心区在今韩家湾乡白庙村南汉代安陵附近。
约前11世纪
季历死后,姬昌(周文王)继位,仍居程邑,姬昌受封为三公,拥有雍州之域。
西周
武王十一年(前1066)
周武王灭商纣,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封其弟姬高于毕(今区境内北塬一带)。
幽王二年(前780)
关中发生大地震,又久旱不雨,泾、渭水枯竭,人民流亡。
东周(春秋战国)
秦孝公十二年(前350)
秦国自栎阳(今西安市阎良区一带)迁都咸阳(今窑店乡一带),继续推行商鞅变法。“居五年,秦人富强” 。
秦孝公二十二年(前340)
变法遭到儒生非议,秦孝公在咸阳渭水边上杀死儒生700多人。
孝公二十四年(前338)
秦孝公死,太子驷继位,是为惠文君。公子虔等利用太子继位之机,诬告商鞅谋反,惠文君下令逮捕商鞅,车裂于咸阳,灭其全族。
秦惠文君九年(前328)
魏国张仪来咸阳,为秦客卿。十年,惠文君以张仪为相,推动“连横” 运动,使六国分别与秦和好。
此年,秦惠文君改称惠文王。秦从这时始称王。
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前311)
惠文王死葬公陵。陵丘在今周陵乡陵照村北。
秦悼武王四年(前307)
悼武王死葬永陵。陵丘在今公陵北100米处。
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前280)
咸阳发生5.5级地震,毁坏城垣,参考震中在北纬34°27′ ,东经108°48′(今窑店乡黄家沟一带)。
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
武安侯白起“称病”拒绝率兵攻赵,被赐死杜邮亭(今渭阳乡任家嘴附 近)。秦人怜其为秦累建奇功而死于非罪,后在杜邮亭建祠祭祀。
秦始皇八年(前239)
吕不韦组织门客编成《吕氏春秋》。吕不韦将书公布于咸阳城门,宣布“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吕氏春秋》内容庞杂,综合了各家的学说,其中有《上农》篇,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农书,反映了秦和各国当时的生产、技术状况。
秦始皇十九年(前228)
秦王政从咸阳出发,出巡赵邯郸,经上郡返回。
秦始皇二十年(前227)
魏国人荆轲被燕国太子丹派往秦国,荆轲在咸阳宫借献地图之机行刺秦王未遂,被秦王肢解。
秦始皇二十一年(前226)
咸阳降大雪,深“二尺五寸”(秦时一尺合今23.1厘米)。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
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定都咸阳(今正阳乡、窑店乡、渭城乡一带),秦王政立号为皇帝,自称始皇帝(欲后世只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统一全国后,咸阳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收天下兵器,聚之咸阳,铸金(铜)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在咸阳北原(今窑店乡牛羊村北),仿建六国宫殿。徙天下富豪十二万户于咸阳。
始皇三十一年(前216)
秦始皇微服巡行咸阳,夜晚在兰池(今正阳乡杨家湾附近)遇盗,遂下令在关中大肆搜捕二十日。
始皇三十四年(前213)
秦始皇在咸阳发布“焚书令”和“挟书律”。规定除《秦记》、博士官藏书、医药、卜筮和种树之书外,凡六国史书和儒家“诗”、“书”及“百家语”,30日内全部焚烧。
始皇三十五年(前212)
文学方士侯生、卢生等讥议秦始皇,被人告发后逃离咸阳,秦始皇命御史在诸生中查究,把460个儒生在咸阳坑杀,史称“坑儒”。
秦二世二年(前208)
李斯被赵高以谋反罪“腰斩咸阳市”。
西 汉
汉高祖元年(前206)
十二月,刘邦率军10万进入关中,秦王子婴投降,秦亡。萧何随刘邦入咸阳,收集秦丞相府图籍文书,封存重要财宝府库,作建国准备。
高祖二年(前205)
项羽军在咸阳放火焚烧秦宫及正在兴建的阿房宫,“大火三月不灭”。现在发掘的秦都遗址(窑店乡牛羊村塬上)处处可见当年火烧的痕迹。
九月,刘邦率军东攻项羽,立子刘盈为太子,以咸阳为驻地(称为行都),将咸阳改为新城(今窑店乡新冯村附近)。
高祖十二年(前195)
高祖死,葬长陵(今韩家湾乡怡魏村南),后置长陵县,徙民万户(大多从关东迁来)。
惠帝七年(前188)
汉惠帝刘盈死,葬安陵(今韩家湾乡白庙村南)。后置安陵县,徙关东“倡优乐人”1500户于此。
高后六年(前182)
6月,修筑长陵城。长陵县令俸禄增至二千石(一般县令为六百石至一千石)。
高后八年(前180)
吕后(吕雉)死,与汉高祖合葬长陵。陵在高祖陵东南280米处。
汉景帝前元五年(前152)
正月,置阳陵邑。夏,募民徙阳陵,赐钱二十万。
景帝后元三年(前141)
景帝死,葬阳陵(今正阳乡张家湾北),后置阳陵县,徙民5000户。
汉元鼎三年(前114)
改咸阳为渭城,治所在今窑店乡渭城湾附近,属右扶风辖区。
汉竟宁元年(前33)
汉元帝死,葬渭陵(今周陵乡新庄村西南)。
汉绥和二年(前7)
汉成帝死,葬延陵(今周陵乡郭旗寨村北)。成帝在位期间,西汉王朝极度衰败,阶级矛盾更加尖锐,加之灾荒连年不断,人民处在“生者难自存,死者不能葬”的境地。
汉元寿二年(前1)
汉哀帝死,葬义陵(今周陵乡南贺村南)。
汉元始五年(5)
汉平帝死, 葬康陵(今周陵乡大寨村东)。
东 汉
建武二年(26)
赤眉军发掘西汉诸陵,取陵中宝货。
建初年间(76~80)
安陵人班固在其父班彪所著《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成《汉书》,开创了断代史书的体例。
永元十四年(102)
九月,安陵人班超死。班超曾被封为定远侯,出使西域各国达30年之久,功绩卓著。
永兴二年(154)
长陵人赵岐著《三辅决录》,广记三辅名人要事,为地方人物志先倪;著《孟子章句》,被后人收入《十三经注疏》中。
初平元年(190)
董卓命吕布挖掘西汉诸帝陵及大臣墓冢,取其珍宝。
三国 两晋 南北朝
魏太和三年(229)
魏尚书左仆射卫臻征蜀时重修成国渠。渠首上承水,向下延伸至今正阳乡阳陵东南入渭河,灌地3000余顷。
后赵太和二年(329),正月
留守长安的前赵太子刘熙在其父刘曜被后赵石勒战败于洛阳、俘杀于襄国(今河北邢台)后,弃长安西逃上(今甘肃天水)。石勒派河东王石生率兵占领关中,在渭城置石安县,取石氏长安于此之意命名。该县历时254年,至隋开皇三年撤销。
前秦皇始二年(352)
在长陵设咸阳郡。
唐 朝
武德九年(626)
突厥背盟,颉利可汗、突利可汗合兵十万再次大举进攻,颉利可汗兵至咸阳便桥(今渭城乡一带)以北,准备渡渭河攻长安,李世民率军防守咸阳桥,责颉利背约,突厥军见唐军兵盛,列队下拜,隔日在桥上签约后退兵。
武德年间
高祖李渊曾四次到咸阳周氏陂居住(今正阳乡杨家湾一带)。
贞观十年(636)
太宗在咸阳动土重建中渭桥(今窑店乡大寨村附近)。
唐永淳元年(682)
关中先涝后旱,蝗虫毁苗,疫病流行,病死、饿死者相枕于路。唐高宗为避饥馑,移居洛阳。
天授元年(690)
九月,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追尊其母杨氏为孝明高皇后,坟园(今底张乡睦村南),封为顺陵。
天授二年(691)
废兴宁陵(李昺墓,今正阳乡后排村北)署官,只置少数守陵户。
长安元年(701)
咸阳人王方庆病逝。方庆曾任凤阁侍郎,东宫检校左庶子等职,著书200多卷以《园庭草木疏》21卷著名于时,原书已散佚。
至德元年(756)①
唐宰相房琯自请率军收复二京(长安、洛阳),在咸阳便桥北的陈陶斜(今底张镇一带),与安禄山将领安守忠部相遇,房琯仿照古代战法,使用战车,叛军乘风纵火焚烧,唐军大乱,死伤4万余人,仅剩数千人,大败而退,史称“辛丑之败”。
广德元年(763)
吐蕃联合吐谷浑、回纥、党项、氐羌等20余万军队,对唐军发动进攻。唐代宗以雍王李适为元帅,郭子仪为副元帅屯兵咸阳拒敌。
广明元年(880)
黄巢起义军占领长安,国号大齐,年号金统。次年四月,在咸阳与朔云节度使唐弘夫激战中失败,退出长安,五天后,复入长安,杀唐弘夫。
宋 朝
开宝三年(970)九月
因长期战乱,历代帝陵盗掘严重,宋太祖诏:周文、成、康三王;秦始皇、汉高、文、景、武、元、成、哀七帝;唐高祖、太宗、肃宗、德宗、武宗、宣宗、僖宗等陵;凡被盗发者,备法服常服各一袭,具棺重葬,由所在长史致祭。
太平兴国七年(982)
渭水暴涨,冲毁咸阳渭河浮桥,淹死54人。
天圣六年(1028)
咸阳农民元守亮给朝廷生产贡梨,得偿赐颇多。枢密副使姜遵给宋仁宗言守亮自夸于乡里,欺凌弱小,仁宗诏免其贡。
明 朝
洪武四年(1371)
咸阳县城毁于元末战火,明初官署设于东耳村,县令孔文郁在渭水驿(今中山街道办事处辖区)筑新城,作为县治,于当年建成移入。
成化二十一年(1485)
陕西全省大旱,境内百姓死亡、逃走者十有八九。次年,连续干旱,鼠害严重,斗米万钱,尸骨载道。
嘉靖三十四年(1555)
十二月十二日,华县发生8级大地震,震中烈度为11度,区境烈度8度左右,庐舍倾塌近半,地裂泉涌,河水泛溢,昼夜余震20余次,3日才止。
嘉靖三十七年(1558)
十月初三,华县地震又发,十二日复大震,咸阳文庙,明伦堂及尊经阁震损,顺陵巨碑(高10.2米)震毁,死者万计。
隆庆二年(1568)
五月十五日,西安东北发生6.75级地震,声如炸雷,浮土蔽天,咸阳城无完壁。
万历十八年(1590)
南书房行走太监杜茂(咸阳人)在咸阳北杜镇(今北杜乡北杜村)福昌寺修建千佛铁塔,通身以铁铸成,高达33米,为八角锥形十级塔。
万历二十五年(1597)
伊斯兰经堂教育大师胡登洲(咸阳县渭城里人)逝世。他创立的伊斯兰陕西学派,在中国穆斯林中影响最大,被尊为胡太师。
崇祯七年(1634)
九月,高迎祥、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从永寿南下攻破咸阳县城,杀知县赵跻昌。
清 朝
顺治元年(1644)
咸阳城内潘家巷(今法院街)张家创制“虎皮糖”,其制作技术经过不断改进,至清末,在关中地区负有盛名。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太后逃到西安,吃此糖后异常惊奇,特命名为“琥珀糖”。
乾隆十一年(1746)
咸阳知县柴华在旧明伦堂(今区第二初级中学内)创建渭阳书院,有学舍10楹,咸阳名儒刘古愚(秦都区平陵人)为书院最后一位山长。
嘉庆十五年(1815)
咸阳地震,北杜镇千佛铁塔顶向西南倾斜。
咸丰十一年(1816)
六月九日,马家堡(在今渭城乡)、白起莹(在今渭城乡)、新冯村(在今窑店乡)、苏家沟(在今窑店乡刘家沟一带)等地回民为反对地主侵占田地、掠夺羊只,在马义等领导下,举行起义。知县邵玉霖和绅士杨培、黄芝桂等组织团练镇压,但屡被起义军击溃,杨、黄两人被击毙,起义军日渐壮大。
二十九日,咸阳回民军开赴西安,同西安回民军会师,与清军和团练战于西安城下。
同治二年(1863)
五月下旬,陕西省东部回民军共计20多万人,集结在渭河北岸泾河西岸的三角地带,一面进行整训,一面在咸阳(今渭城乡渭城湾)修筑坚固城堡(新筑城南北700余丈,东西50余丈)建立回民总指挥部,准备同清军决战。
十月二十二日,清军在钦差大臣多隆阿指挥下,分三路(第一路从临潼绕泾河在背面进攻,第二路从西安渡渭河正面进攻,第三路从咸阳渡渭河在侧面进攻)围攻回民军大本营渭城湾、苏家沟,回民军奋力拼杀,伤亡很大,被迫撤退。清军攻占渭城湾、苏家沟一带,残杀无辜百姓18000余人,老人、妇女、小孩推入渭河淹死者甚多。
月底,回民军从咸阳分两路撤退。一路由白彦虎、马正和率领北撤,另一路由赫明堂、禹得彦率领西撤。十二月间,两路会合于甘肃董志塬,同甘肃回民起义军联合起来,继续战斗。
光绪十八年(1892)
四月六日,咸阳万余农民集结周陵,在张民四、贺连春等领导下,到县衙“交农”抗粮抗款,捣毁公堂。知县刘锟在民众压力下答应免粮免款,拨粮拨钱赈济饥民,民众撤走,刘锟却去西安告民造反。张明四、贺连春慷慨承担责任,其他人被释放,张、贺二人流放东北,三年后逃回。有人编剧《周陵聚会》,颂扬这次农民的反抗斗争。
光绪二十八年(1902)
咸阳设立邮政代办所(在今中山街),委托商人办理民间信件寄递业务。隔二年(1904)咸阳正式成立三等邮局,由官办邮政取代了商人代办邮政。
宣统三年(1911)
十月二十六日,同盟会员王士冀、董毓秀带领新军战士二、三十人来到咸阳,知县周丕绅及县衙所有人逃跑。王、董下令打开监狱释放全部犯人,在凤凰台召开各界群众大会,宣布咸阳起义成功。组织以商民为主体的咸阳民 团,负责维持治安,组建近千人的咸字营,负责城防。省军政府派陈九皋任知县,组成新政府。
中华民国
民国12年(1923)
康有为来咸阳,遍谒西汉诸陵墓。
民国13年(1924)
7月29日,中共西安党组织派赵葆华随同陕西省学生雪耻会西路代表窦钧和上海学生雪耻会代表黄万平来咸阳,召集咸阳各界千余人参加大会,揭露帝国主义在上海的罪行,并在咸阳成立了学生雪耻会。
民国15年(1926)
12月,咸阳县立高小校长李敷仁成立北杜农民协会。
民国16年(1927)
3月1日,英国帝国主义又出兵上海,用武力胁迫革命的消息传到咸阳,咸阳各界成立反英大同盟,在城内老院(在今勤俭北巷)召开反英大会,由共产党员王宝诚主持,有3000人参加,会后举行了示威游行。
3月,根据中共陕甘区委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决定,中共咸阳特别支部在东华亭(在今中山街)成立,张怀义任书记,共有党员6人(张怀义、李特生、王宝诚、何藻轩、张祜、张次箴),直属中共陕甘区委领导。同时,建立了共青团咸阳特别支部,李特生任书记。
4月21日,在东华亭召开咸阳农民协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与会代表百余人,选举出6人筹备委员会,张怀义任主席,大会决定各村农协积极组织农民自卫军,保卫农民的利益,到5月份,全县农协会员发展到7000余人。
5月,为缅怀李大钊烈士,咸阳人民曾把当时设在凤凰台的县图书馆改名为“大钊图书馆”。
6、7月,关中咸阳支部在关帝庙(今学道门巷)里举办了一期农民运动讲习班,县、区农协会干部及教师养成班部分青年30多人参加了学习。学习了政治学概论、中山主义、中国农民理论大纲等。
民国18年(1929)
关中大旱(1928~1930),咸阳(含今秦都区)原有113800人,灾后减少32577人。因灾荒地价猛跌,旱地每亩5~8角,水浇地也不过10余元,小农度灾出卖的耕地已占到本县耕地总面积的30%以上(据当时天津《大公报》和西安《民意日报》调查资料)。
民国19年(1930)
美籍天主教徒在城内谷家巷教堂用手摇发电机,在咸阳首次放映无声黑白电影。
民国23年(1934)
3月1日,咸阳裕农油厂(今咸阳绒布印染厂附近)建成投产。
10月20日,蒋介石与夫人宋美龄以及张学良、杨虎城来咸阳,参观毕原诸陵。
民国24年(1935)
1月,陇海铁路西安至宝鸡段动工兴建,建成咸阳火车站及渭河铁路桥。1936年1月通车咸阳。
8月,咸渝公路咸阳至耀县正式通车。
民国25年(1936)
1月,民国政府中央银行在咸阳创办打包公司(在今陕西第八棉纺厂内),资金法币50万元,有英国制造的200匹马力发电机两部,打包机一部,职工300余人(多为临时工)。
10月,陕西省政府在咸阳创办酒精总厂(在今华星无线电器材厂内),日产酒精16.366万市斤,当时为西北最先进的酒精厂。1938年由经济部接办,后该厂迁往四川资中县。
是年,开始修建咸阳至同官(在今三原东)的铁路,1940年全线通车。
12月16日,红二方面军徐海东部进驻咸阳,全县各界在城内东街城隍庙对门剧院举行欢迎大会。
民国26年(1937)
2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红军奉命撤离,咸阳部分青年参加了红军。
民国28年(1939)
3月,在今底张镇建成飞机场。
9月13日,日本飞机在咸阳县投弹55枚,炸死34人,炸伤72人,炸毁房屋98间。
是年,建成咸阳第一所初级中学——周陵中学。
民国29年(1940)
8月,由湖北官布局和咸阳打包公司联合创办咸阳纺织厂(在今陕西第八棉纺织厂内)。
民国30年(1941)
2月,共产党员陈吾愚奉党组织指示,回到咸阳,任晋公庙小学校长,邀请共产党员李逢春、王志道、韩明珠等任教。从此晋公庙小学便成了咸阳中共地下党组织的活动基地。
8月31日,日本飞机27架在咸阳地区投弹116枚。是年,咸阳全县遭日军轰炸10次,计104架次,投弹436枚(其中对咸阳纺织厂投弹125枚),炸死113人,炸伤75人,炸毁房屋557间。
民国32年(1943)
10月,咸阳县创办《渭阳民报》。
民国34年(1945)
4月,李敷仁等在西安、西北农学院、咸阳、兴平等地,发展建立了共产党外围组织民立青年社。
5月16日,咸阳纺织厂工人举行罢工,要求增加工资,厂方答应工人条件后复工。
民国35年(1946)
5月1日,共产党员、民盟陕西负责人、《秦风工商日报》主编李敷仁,在西安被国民党特务绑架,拉到咸阳苏家寨的土壕边,对其连开两枪,李未死,被当地群众抬回村里,后由党组织护送,7月17日进入陕北边区。
10月,中共咸阳县工作委员会成立(在今底张镇底张湾小学)。陈吾愚任书记,魏治钧、韩明珠任委员。同时,在淳化、耀县成立了咸阳游击队,陈吾愚任政委,有队员20余人,1947年5月改编为渭北游击队总队第五支队,谢兴东任队长,陈吾愚兼任指导员,队员发展到100余人。
年底,西北工学院由陕南城固迁至咸阳(该院是抗战初期由内迁的北平大学、北平师大工科部分和天津北洋工学院等组成的),次年2月开课(在今西藏民族学院)。后迁往西安,改为西北工业大学。
民国36年(1947)
1月31日,咸阳纺织厂工人罢工,持续3天,资本家镇压无效后答应工人条件,并补发上年以来的奖金,抚恤受伤工人。
8月6日,共产党在西安的秘密电台遭到破坏,中共西安情报处处长王超北到咸阳与凤凰台电台负责人雷光斗联系,将密码等交雷,从此西情处的情报由凤凰台向中共中央发送。
民国37年(1948)
4月7日,国民党176旅一个接兵连在咸阳火车站强行拉丁,西北工学院学生姚仲谦、许曼云被鞭打并捆上军车,该院学生闻讯后,成群结队去火车站交涉营救,连长沈万下令开枪射击,打伤两名学生。全院学生在自治会领导下罢课抗议,并组织请愿团到西安绥靖公署请愿。西北农学院、西北大学学生也罢课支援。最后,绥靖公署不得不把沈万押往西安审判,判刑1年,释放被抓学生,给受伤学生每人2000万元(系旧币)的疗养费,并保证不再发生类似事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 5月18日,咸阳解放。中共咸阳县委和县政府成立,县委书记陈吾愚、县长任廷辉。同时成立咸阳分区,领导机关驻咸阳,辖兴平、武功、长安、户县、周至6县。
8月24日至9月2日,中共咸阳分区第一次代表会在咸阳城内召开,出席代表42人,列席17人。地委书记作了工作报告,主要任务是肃清反动武装、支援前线及党的建设等。
10月25日,咸阳县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召开,代表134名。
10月,咸阳县船业工会成立,有大小木船88只,船工311人。
1950年
2月,咸阳县首届妇女代表会召开。
4月20日,架设西安至咸阳35KV(千伏)供电线路,全长26.78公里。1951年4月向市区供应生产和生活用电。
11月11日至次年4月15日,全县抽调县、区、乡干部334人组成土改工作队,分两期土改。土改中全县6区1市38个乡、468个自然村共划定地主362户(占总农户1.45%),没收多占土地73376.4亩(占总土地11%),分给无地少地的12669户(62326人)贫雇农民。
12月28日至30日,咸阳县、市(县属区级市)联合召开首届工会代表大会,有52位代表参加会议。
是年,咸阳粮食公司成立(在今建国路),占地27亩,建粮仓8座,库容1080万斤。
1951年
2月,国营西北第一棉纺织厂破土兴建,国家投资2290万元,占地648亩。1952年5月17日举行开工典礼,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任习仲勋、张治中出席了大会,中纺部发来贺电。
10月10日,咸阳专员公署将咸阳县作为查田定产工作试点县,抽调干部966人。12月3日结束,对全县土地分户逐块进行了丈量,查清耕地面积为631040.95亩,划分为两类14等,并分别评定出常年产量。
10月12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在咸阳发行。
12月,党中央提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后,全县有1229名青年自愿报名参军。捐献购买飞机、大炮款647566432元(旧币)。
1952年
1月5日至4月30日,县级机关开展“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参加单位10个、干部396人,查出大小贪污人员172名,贪污人民币500267850元。(旧币)
2月4日至4月2日,工商界开展“五反”(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运动,查出偷漏税总额为2061632909元(旧币)。
10月2日,在里民局露天广场建成咸阳专区人民电影院。
10月,陕西省纺织工业学校在今文汇路11号建成,当时为全国纺织工业重点中等专业学校。
12月15日,咸阳市人民政府正式成立,管辖部分城区,归属咸阳专员公署。
是年,咸阳二中(今陕西咸阳中学)建成,是陕西省重点中学之一。
是年,西北工业技术学校从宝鸡蔡家坡迁至咸阳文汇路12号,改为咸阳机器制造学校,隶属第一机械工业部,为全国重点中等专业技术学校。
1953年
10月,咸阳市人民政府根据《陕西省调整中小城市基层政权组织试行方案》的有关规定,将本市原有的12个街、乡人民政府改为居民委员会。
是年,市郊防洪渠修成,长10.425公里。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