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发展很快。
渭城区境的教育事业,古代即较为发达,私塾遍布城乡,曾创建渭阳书院,培养了一批有用之才。新中国建立至今,教育事业更加蓬勃发展。尤其是1987年后,捐资办学热潮越来越高,除区上累计投资6349万元外,群众共筹集教育资金1200万元,教学设施不断得到改善。现全区有小学115所,中学39所,职业中学7所,技工学校4所。中等专业学校4所,高等学校4所,自1987年起,平均每年向大专院校输送学生73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幼儿教育场所98个,104班。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群众应用科学技术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的意识开始浓厚。全区共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会、学会、协会14个,农民专业技术研究会37个。科技人员2199个,其中高级职称14名,中级职称908名,助理级1099名,技术员192名。全区实施“星火计划”,“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76项,其中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个,市级科技二等奖1个,三等奖1个。新成果、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平均每年新增工业产值1582.83万元,农业产值783.33万元,利税259万元。实力雄厚的科研队伍,为渭城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有各类文化组织和固定影剧场、站3个,农村文化中心10个。从事专业和业余创作人员20多名。此外,各乡都有规模不同的“自乐班”,每逢重大节日,区上都要组织大型的社火、灯展等民间文化艺术活动。
体育事业不断发展,区境内各大企业成立了体育协会。乡、镇经常开展篮球、拔河、象棋比赛。老年人体育经常化。1987年以来,给体育院校输送人才47名。1989年,“苗苗”女篮赴京为15届亚洲男篮锦标赛做了精采表演,受到首都观众的热烈欢迎。
医疗卫生事业大为改观。全区各类卫生机构89个,设床位1432张,有医务人员2372人,其中技术人员1988人,获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482人。农村设医疗站182个,从业人员225人。随着改革建设的发展,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群众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渭城区地上地下文物古迹遗存十分丰富。从1950年至今,共发现文物35000件(组),其中相当一批属珍贵文物,具有重要的科学、文化、艺术研究价值,如秦壁画,杨家湾三千兵马俑、阳陵从葬裸体陶俑、皇后玉玺等,这些文物一部分在咸阳博物馆展出,一些珍品在陕西历史博物馆陈列,有的还被送到日本、新加坡等国巡回展出。区境内各类文物327处,分类有古遗址11处,古墓葬237处,古(近)代建筑5处,碑石70件。列为重点文物30处,其中国家级3处(秦宫遗址、长陵、顺陵),省级12处,尤以古墓葬之众、帝王墓陵及其陪葬墓之多而闻名于世。
渭城区地灵人杰,古今名人众多,秦始皇在此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集权制国家。东汉有史学家班彪、班固、班昭和外交军事家班超、班勇,政治家、儒学家赵岐。清代有积极参加维新变法的工部员外郎李岳瑞。近代有曾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并参加辛亥革命的郭英夫、渭华起义时任陕东赤卫队队长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张汉俊和创办《老百姓报》、曾任延安大学校长的李敷仁等。
纵观渭城的历史与现状,本区具有三大优势,一是本区系泾渭沣三河交汇的三角地带,紧靠省会西安,土地资源及物产丰富,交通四通八达,投资环境优越,被来本区考察的专家学者赞誉为“金三角” ;二是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发展旅游事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三是学校、科研单位和大中型工厂多,科技兴渭,力量雄厚。只要我们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本路线,解放思想,不断开拓,渭城必将更快地发展,到本世纪末本区将成为光彩夺目的轻纺化工区和五陵原旅游区。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