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城区位于咸阳市区东半部,泾河、渭水交汇的三角地带。东面与高陵县接壤;西面和秦都区为邻;南面隔渭河与西安相望;北面同礼泉、泾阳毗连。东西长约26.73公里,南北宽约17.92公里,面积272平方公里。1992年人口31.6365万。
全区辖3个街道办事处,34个居民委员会;8个乡,148个村民委员会。区内有21个民族,汉族297923人,占总人口的99.01%。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106人。在总人口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12608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59462人,文盲、半文盲为22716人。宗教有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道教、佛教。
区境系关中构造盆地中部的渭河北岸地堑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514.0米,最低海拔367.0米,高差147.0米。从北至南呈阶梯状向渭河倾斜,形成黄土台塬——渭河阶地——漫滩的地貌。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2.9℃,降雨量为526.5毫米。无霜期218天,日照时数2095.7小时。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盛产小麦、玉米、棉花、油菜。
渭城区历史悠久。早在3000年前,先民们已在这里从事农、牧生产以繁衍生息。商、周两代,王室、官员曾封地于程(毕)。程的中心在今韩家湾乡白庙村南汉安陵一带。秦自孝公徙都咸阳(当时城址在今窑店乡一带),至始皇、二世两帝,其间144年为秦的都城。秦始皇曾于此运筹横扫六合、变法改革、立业兴邦之大计,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这里遂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从泾、渭交汇处起,西到雍门(今塔儿坡村),长约25公里的土地上,巍巍宫殿连绵不断,市区列肆相对,庶人密集,商旅往来,人口50万,其繁荣兴盛,可见一斑。汉、唐时期,属京畿要地,为西南、西北的交通要冲,丝绸之路的出发点。人近代,战乱、灾荒频繁,逐渐失去往昔的繁荣,但商业、手工业仍比较发达,其铁锅、铁铧、酱菜、琥珀糖等远销西北诸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咸阳迅速发展为西北地区的轻纺工业城市,渭城区也日益欣欣向荣,尤其在改革开放大潮推动下,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呈现出腾飞局面。
交通邮电、城乡建设事业成就显著。春秋战国时期,本区境内陆、水路交通就十分发达。秦统一中国后,修筑了直道和驰道。驰道以当时的咸阳为中心,东至今浙江、江苏、山东,西至今甘肃东部;南至今湖北、湖南,北至今河北、山西北部,基本上形成全国统一的交通网络。中华民国时期,陇海、咸铜铁路,西兰公路相继建成。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公路、铁路、航空立体交通形成。连接欧亚大陆桥的陇海铁路贯通东西,咸铜、西韩铁路沟通南北,西兰、咸宋公路和全国各地相通,咸阳一级机场承担着3条国际航线和18条国内干线的客货运输任务。1990年,农村乡乡通了沥青路,村村道路砂石化,全区已形成东西5条、南北5条棋盘形公路网。区内通讯邮路已延伸到乡村,万门程控电话1993年开通,加快了渭城区与国内外的沟通交流。
时间流逝,朝代更迭。名称的反复变化,城址的四次迁徙。现在渭城区的城区就是明代建造的咸阳城。
1949年前,城区发展较慢,基础建设落后。新中国建立至今,城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先后向北、向东迅速扩展,面积达9.6平方公里,是老城区的6倍多,形成老城居住区;乐育路、人民路、建国路商业区;人民路北轻纺区;北塬文教科研区;东郊仓库、化工、能源基地区。城区有人民百货大楼、华联大厦、工艺美术大楼、友谊商厦、东方红百货大楼、咸阳商城等商业机构1195个;永绥、人民东路、民院等农贸市场,为居民提供了粮、油、蔬菜、果品和各类海鲜。新建和正在建设的光辉、乐育北路住宅小区,使干部、居民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先后开通了几十条骨架干道,修建了新兴路、东风路立交桥,使道路、街巷扩大至56条。开设36条公共汽车客运干线,出租汽车也来往于大街小巷。城区排水、供水、照明、绿化等基础配套设施得到很大的改善。
农村8个乡基本实现自来水化,达到国家饮用水的卫生标准。医疗卫生条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乡乡都有卫生院。乡镇建设标准不断提高,各乡驻地新建大批楼房,底张、正阳、韩家湾拓修了街道,每逢节日、集市,上市交易的农民达数万人,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农民居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家常应用器物日趋现代化。
这些,为渭城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大力发展城郊型经济。1986年渭城区成立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贯彻改革开放方针,建设依托城市,服务于城市的城郊型经济。经过六年努力,工农业总产值从1987年的11670万元升至1992年的38017万元,增长226%。
1936年以前,渭城区城区(现咸阳市老城区)只有一家裕农油厂。1936年后,相继办起了3家工厂。建国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四十余年 的建设,渭城辖境先后建成近百家工业企业,其中中央、省、市属16家,区属19家,街道办事处的20家,乡镇办的46家。另外,还有联营、个体企业等。现全区已形成跨行业、跨地区、多方位、多形式的经济联合项目23项。工业企业开发新产品已发展到19种(部优、省优12个,市优7个)。工业总产值从1987年的7226万元增至1992年的25706万元,增长256%。
乡镇企业一直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1992年底,全区共有4430户,从业人员19094人,总产值30279万元,其中彩虹电子配件厂、农一清高效液肥厂、长陵乙炔厂、咸阳酶法糊精厂、咸阳净水剂厂等,以技术起点高,产品竞争力强,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渭城区为我国农业早期发达地区之一。汉代在关中西部修建成国渠,本区农业始受灌溉之利。明、清时期,农业技术虽较前有较大发展,但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仅有凿井灌溉,每遇天灾,大小年馑不断。中华民国时期,农业生产因天灾人祸,连年歉收。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农业得到恢复与发展。 80年代,水利、电力、良种、化肥的进一步扩大使用,科学技术的普及,粮棉作物单产、总产都有较大幅度提高。90年代后,政府增加了对农业的投资,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外部环境,积极落实“科技兴农”措施,农林牧副渔五业全面发展,1992年人均收入961.4元,比1987年的429元,增加了532.4元。
农村改革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全区1990年有农业经济联合体57个,各种农业专业户1568个,城郊型农业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
财政、金融事业发展迅速。1992年财政收入4142.8万元,比1987年的1584万元,增加了2558.8万元;财政支出3919.9万元,收支相抵,净结余222.9万元。1992年工商银行和农业银行各项存款余额49566万元,各项贷款余额75282万元,居民储蓄余额42122万元,净增25472万元。保险业投保金额2068万元,比1987年的447万元净增1621万元。
商业兴旺发达。建区六年,经过认真整顿流通秩序,强化市场管理,多渠道组织货源,扩大销售,市场秩序日益好转,物价涨幅明显趋缓。1992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12584万元。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