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武县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呈倾斜状,地面坡度较大。塬川相间,沟谷发育,形成渭北典型的黄土高原沟壑地貌。泾、黑、南三条河流,将县境土地切割为长武塬、巨路塬和枣园塬三个部分。习惯称长武塬为北塬,巨路塬和枣园塬为南塬,自然形成两大农业区域。由于长期流水冲刷,造成塬高沟深坡陡的地貌特征。塬面最高海拔1274米(冢子坳),川道最低海拔847米(安华村),塬滩最大高差427米,塬沟相对高差200—300米。
境内无明显山脉走向。旧志记,长武有“高而平坦的鹑觚原、黄萯原、支屯原”。并有“宜禄川、泾水、汭水、南水和宜山、盘谷山、三台山、停台山、岐山、黑虎山、香山、画阁山、龙缠峰、回龙山、马鞍山、翔雁山、石家山、神龙山。又有集贤冈、四鳌山、五凤巢”。所称诸山,实则立足河滩而仰视的沟壑、丘陵和梁峁,高度均不及塬面水平。
全县土地资源较少,垦殖指数偏高。1984年农业区划普查,全县土地总面积为850663亩。历来居民以农耕为主,农林牧土地利用率为77%。其中农耕地382981亩,垦殖指数为45%。此外,还有林草地324799亩,非生产用地142883亩。
境内地面比降坡度,从0至25度以上可分为6级。有塬、坡、滩三个主要地貌形态。平塬面积187997亩,占22.1%,山坡面积589509亩,占69.3%,河滩面积73157亩,占8.6%。塬、坡、滩兼有的地貌类型,适宜于农林牧副业的综合发展,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潜力。
一、塬面(残塬区)
境内长武塬、巨路塬和枣园塬三个较大塬面,海拔1100—1274米。1984年农业区划普查,全县塬面耕地136492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5.6%。塬面均为黄土覆盖,厚度不等。垂直节理发育,地表开阔平坦,坡度一般在5度以下。塬面边缘被流水切割成陡峭的土崖,丘陵、梁峁起伏,沟谷穿插其间。塬面黄土母质熟化肥沃,利于耕垦,成为全县粮油主产基地。塬地农业生产的障碍因素是塬高沟深,地下水埋藏也较深,发展水利灌溉困难。旱作农业投资大,成本高,风调雨顺时,粮食产量相对稳定,遇到干旱则出现程度不同的减产。
长武塬(古鹑觚塬、浅水塬、黄萯塬),亦称县塬、北塬。塬大坳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村落棋布,人口稠密,交通方便,经济条件优越。
巨路塬(古支屯塬),亦称南塬。坳心平整,塬边多沟壑、胡同、集流槽。村落集中,人口较多,农林牧业和农副产品生产具有良好基础。
枣园塬,亦属南塬。塬面呈梯形梁状,中部平缓,两边残塬地带多向河谷倾斜。村落分散,土地面积大,农林牧业条件较好。
二、沟坡(丘陵区)
境内沟坡流域有坡、嘴、梁、峁,地形复杂多样。海拔900—1100米。沟谷密度每平方公里为1.18千米。山坡多辟为层层梯田、台地,部分为坡耕地或牧草地。坡度在10—30度之间。全县有干支毛沟883条。其中,长度500米以上的634条,5—10公里的6条,10公里以上的3条。沟谷呈喇叭型,边缘扩张,流域延伸。上游陡峭,下游平缓,一般比降为3—5%,坡度在40—70度之间。零乱破碎,侵蚀剧烈。沟谷底部多系沙砾石复式渠道。1984年农业区划普查,全县沿沟坡有梯田、坡地214512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6%。河流大体为东西走向,故沟坡地北阳南阴。荒沟荒坡宜林宜牧,土特产品充裕,自然资源开发潜力优厚。沟坡地农业生产的障碍因素是水土流失,土壤瘠薄,肥力低下,阳坡易旱,阴坡湿凉。塬边坡嘴,有黄土台塬分布的二道塬、二坪地,人畜用水困难,多发地方病,人少劳弱。
县内较大的主干沟道有:
鸦儿沟:西起地掌乡浅水村,穿越地掌、昭仁、彭公、罗峪、冉店、相公6个乡镇、27个村,东南出相公乡胡家河村,主干沟全长19.9公里,流域面积54.5平方公里。有千米以上支沟6条,500米以上支沟20条。经过连续综合治理,初步控制水土流失。沟头有马坊水库,中游有七里水库,沿沟道有小型淤地坝80座。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