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971年兴隆公社高家堡生产队发掘的青铜器、玉器、石器、陶器和蒋刘公社蒋刘生产大队出土的折甬罐等文物和考古资料证明,在距今6000余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即在本县繁衍生息。商周时,县西有央林部落居民区。西晋末年,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入居关中,同汉人杂居,至南北朝时,形成民族大融合。明洪武年间,实行“移民屯田”,每到秋后落叶时节,从山西南部洪洞县“大槐树底下”迁来晋民无数。清乾隆十二年(1747)《泾阳县志》在户口统计中即有“寄籍”、“客户”的记载。现中张乡大湾村住户多操湖北口音,雪河乡有山东庄,燕王乡有山西庄,皆为外籍人在本县落户的证明。同治六年(1867),陕西巡抚刘蓉将因战乱流至甘肃正宁的数万庆阳难民编为八旗,其中一、二、四、六旗后徙居本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