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约公元前21世纪
夏启封支子于莘。时,合阳为有莘氏部族聚居地,称“莘国”或“有莘国”。
商
约公元前16世纪
伊尹耕于有莘之野。后来,他辅助商汤打败夏桀,建立商朝。
西周
约公元前11世纪
姬昌(周文王)娶有莘氏女太姒,生姬发(周武王)。后姬发伐纣灭殷,建立西周。
春秋
周襄王七年(公元前645年)
秦穆公伐晋,战于韩原(今合阳、韩城两县交界处)。
周襄王三十一年(公元前621年)
晋败秦师于令狐(今山西省临猗县城以西),追至刳首(今合阳县东南金水入黄河处)。
战国
周贞定王十六年(公元前453年)
韩、赵、魏三分晋室后,合阳属魏西河之地。时,孔子的高徒子夏(卜商)曾在此地讲学,魏文侯尊以为师。
周考王十二年(公元前429年)
魏文侯西攻秦,至郑(今华县)。还,在莘地筑城。因城位于合水之北,故称合阳。“合阳”之名即自此始。
魏国于县城以北的梁山南麓筑长城,由西向东穿越皇甫庄、甘井、杨家庄3个乡的20多个自然村,长约20公里。今木昌、城后等地段残迹尚高1~6米。
周显王十九年(公元前350年)
秦于乳罗山北筑长城,东起新池南顺村南,西至和家庄乡故池村北,今明显段长约8000米。
周显王三十一年(公元前338年)
秦军击魏于大荔,围合阳。
周显王三十九年(公元前330年)
魏献西河地于秦,秦置“合阳邑”。
秦
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
项羽划秦腹地为塞、雍、翟三国,合阳属塞国。
西汉
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
八月,汉以韩信为左丞相击魏。信伏兵从夏阳以木罂渡军,袭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掳魏王豹。
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
改合阳为郃阳,始设郃阳县,隶左内史郡。
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
郃阳县改属左冯翊郡。
武帝去河东祭祀汾阴后土,为途中休息,在梁山西峰下建“望仙宫”(遗址在今甘井乡仙宫村)。
昭帝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
在梁山峰顶建武帝祠,后人称其峰为武帝山。
东汉
光武帝建武元年(25)
废郃阳县,并入夏阳县。
明帝永平二年(59)
恢复郃阳县,并扩汜爱(王莽置县,今澄城县)入郃阳。
灵帝光和七年(184)
县民郭家响应黄巾起义,声威大振,三郡告急。曹全以酒泉禄福长转拜郃阳令,镇压了郭家义军。
灵帝中平二年(185)
县令曹全门下王敞等人为其立功德碑,即《曹全碑》。
三国
曹魏时(220~265)
郃阳属冯翊郡。
北朝
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446)
析郃阳县,东北部置“宫城县”,南部置“五泉县”。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
恢复郃阳县建制,属华山郡。
西魏文帝大统三年(537)
左冯翊刺史王罴于金水东岸筑城,后为郃阳县城。
北周明帝二年(558)
并宫城及五泉东部入郃阳,又撤夏阳,并入郃阳。
隋
文帝开皇十六年(596)
郃阳县治自故城移至今址。
开皇十八年(598)
析郃阳北部归韩城县。
炀帝大业十二年(616)
七月,冯翊人孙华自号总管,举兵反隋。李渊(后为唐高祖)遣任壤、陈演寿、史大奈率部六千聚韩城,逼郃阳以招慰,孙华遂降。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