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阳现有较大集镇6座,环县城呈“*”状布列。东有坊镇,西有王村,东北有百良,西北有甘井,东南有黑池,西南有路井。
坊镇 唐代名兴隆书,后改称宝坊,北宋末年更名坊里镇,坊镇之名始于明初。位于县城正东11公里处,距黄河10公里,常住人口4000余,是县东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今为坊镇乡人民政府所在地。有东、西、南、北四条街道。西街有剧场、棉绒厂、粮站、地段医院、微波站、乡办中学等。供销社门店多集中于东北部,东南部及西南部多为个体门店和饮食摊点。农历每旬逢二、七为集日,交易品主要有和阳簸箕、叱家新庄磨石、洽川蔬菜、瀵泉水鲜等土特产。山西客商亦带货赶集。风味小吃以踅面为主。街区南部有县办职业中学。
王村 西临大峪沟,东距县城14公里,为王村镇人民政府驻地,常住人口4000余。西禹公路从街南部通过,向为合阳西通澄城的交通咽喉,俗称合阳西大门。有东、西、南3条街道,近10年来沿西禹公路两旁增建不少商业门店。农历每旬逢一、六为集日。贸易品以煤炭、建筑材料为主,亦有澄城商品;上市土特产有管家河的辣椒、柳池洼的挂面、防虏寨的柿饼、南渠西的毛毡等;当地工业产品电石、硅铁、藤编家具、板式家具等。荞面饸饹为风味特吃。机关学校集中于东南部,有王村镇公安派出所、法庭、地段医院、文化站、王村职业中学等。
百良 位于县城东北25公里处。北临太枣沟,为合阳县东北门户。有东、西、南、北4条街道,常住人口2800余。商业网点多集中于南街。农历每逢六、九日为集。上市地方产品有汉村河的芦席、苇箔,大睦园的白菜,同家庄奶粉等;饮食摊点上可品尝到韩城的羊肉饸饹、三池的荞面削面等风味食品。
甘井 北依梁山,西临金水,位于县城西北12公里处。为合阳通往黄龙县的交通要冲。常住人口1700余。有东、西、南3条街道,商业网点多集中于“丁”字街心区。甘井乡人民政府驻西街。农历每旬逢二、八为集日,交易品多以山货为主。黄龙山核桃、板栗,河西坡的小黄谷皆为热门货。牲口交易亦为大宗,其中猪、羊居多。附近文物古迹较多,有魏长城、汉望仙宫遗址等。驻有陕西省农科院甘院实验基地、甘井文化站(全国先进文化站)、甘井中学、地段医院、供销社等单位。西韩铁路从镇南部通过,设有甘井车站,为本县最大的货运站。
黑池 位于县城东南22公里处。驻有黑池中学、地段医院、供销社、粮站、省木材公司经销点等单位。常住人口3000余。原街区仅南北一条街道。1978年起新拓西街,南北街拓宽。1988年获渭南地区文明集镇称号。农历每旬逢三、六、九日有集。交易农副产品主要有:全兴寨花生、草编,北雷的红薯,申庄陶瓷茶具等;土布、刺绣品摊点较多,为一特色;羊肉
饽为当地风味小吃。
路井 位于乳罗山南麓,东北距县城25公里。西韩公路从南部穿过,素称合阳县南大门,为县西南部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亦为渭北重点城镇之一。常住人口5000余。有东、西、南3条街道,呈“丁”字形布列。1986年以来街道房舍更新达90%以上,路面由5至8米拓宽到18至24米,街道总长千余米。农历每旬逢一、七为集日,货物多来自大荔、澄城一带。交易以日用杂品、副食品、布匹、百货为主。五月仙桃、西瓜是夏季市场交易大宗。风味特吃有牛头扯面、辣子豆腐、清汤羊肉。街心广场旁有文化站、剧场、电影院。西北部有县属路井中学、路井镇中学、路井镇中心小学,三校依次相列。集镇区有地段医院、公路道班、公共汽车站、抽黄工程路井总站、省木材公司经销点等。文化路西侧建有本县第一个集镇级居民住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