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县地处渭北黄土台原东部,呈阶梯状地形,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升高,海拔在342~1543.8米之间,地貌类型依次为河谷阶地、黄土台原(一级、二级、三级)和低中山(包括西北部山前洪积裙)。在总面积中,原面占65.6%,沟壑占18.2%,滩地、水面占12.4%,山地占3.8%,素有“一滩二沟七分原”之称。
本县原高沟深,原面胡同纵横,地形复杂,山、原、沟、滩兼有。四大沟系(大峪沟、金水沟、徐水沟、太枣沟)由西北向东南延伸,将原面切割成北窄南宽的三条河间地块,共有大小支毛沟1086条(1公里以上沟道111条,原面胡同冲沟595条),沟壑密度平均为0.83公里/平方公里。
第一节 低中山
本县境内低中山,系黄龙山脉南迤部分,海拔900~1543.8米,相对高差为150~250米,山势陡峻,基岩裸露,为三叠系砂泥岩体。县西北的梁山、潘家山为黄龙山支脉。梁山蜿蜒绵亘6公里,平均海掇1300米,主峰磨镰石高1543.8米,为全县最高点。潘家山东西逶迤7公里,平均海拔1100米,主峰尖山高1300米。在低中山地貌类型中,有部分山前洪积裙,地面标高900~1140米,高差240米,裙顶坡度5°~6°,前缘1°~3°。本地貌单元地处县境北部和西北部,南起黄土台原的北缘,北与黄龙、韩城接壤,东至渭韩公路以西,西到大峪河,包括防虏寨的解庄、定国,皇甫庄乡的尧头、南洼、坊庄、念吉、邓家寨、黑镇、河西坡、白家寨、皇甫庄,甘井乡的休里、佃头、朝阳、下坊、小村、城村、赵岭、西阳、城后,杨家庄乡的南太册、杜家原、南庄、潘家山和皇甫庄国营农场。土地面积136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面积的10.1%,沟道111条,长120公里,密度为1.41公里/平方公里。地貌类型属黄土原和破碎原典型,主要由山、原、沟组成,面积分为:山50.7平方公里,占本区面积的37.2%;原15.6平方公里,占11.5%;沟69.7平方公里,占51.3%。区内原沟梁峁相间交错,水土流失面积36.76万亩,占总面积的86%,土壤侵蚀模数800~1000吨/平方公里、年,沟壑下切20~100米。山为土石山,地势由南向北逐渐升高,为次强度流失区。
第二节 黄土台原
黄土台原原面广阔,集中分布在本县中部和东南部,原体主要由中更新统黄土状土组成,海拔480~900米。中部黄土台原,以路井—颜家坡—百良北为界,形成南北地形。北部较高,原区平坦,向南倾斜,地面坡度1°~2°;南部较低,原区较北部更平,向黄河方向缓倾,地面坡度0.5°~2°。两原之间以5°~10°倾坡相接,高差一般40~60米,乳阳村及张家庄一带达70~90米。中部原区胡同和支毛沟逐年切深扩张,沟头不断向原区伸张,致使土地支离破碎。
黄土台原较宽广平坦,四大沟系把原面切割为四大块,原大沟深,土层深厚。但由于沟谷延伸而原面不断遭到侵蚀,沟坡侵蚀模数为500~800吨/平方公里、年,原面侵蚀模数为200吨/平方公里、年,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升高。
本区除东王乡以外,囊括20个乡(镇)的290个村庄,按沟壑密度、耕地、海拔高程和自然界畔分成三级台原。
三级台原 海拔800~900米。坡度1°~6°。地层由更新统黄土状土及下更新统冲积物组成。谷底基岩裸露,切深40~100米。包括防虏寨、甘井、皇甫庄、杨家庄、知堡等5个乡的29个村。土地面积140.8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0.5%。其中原地105.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4.6%;沟地35.7平方公里,占25.4%,沟壑密度为2.03公里/平方公里;原面胡同81条,长62.6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0.6公里。由于沟壑密度大,原面瑷耕地多,水土流失严重,土壤侵蚀模数800~1000吨/平方公里、年。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