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干道
合阳县东王乡一带古称洽川,曾为有莘氏部落的聚居地,有干道南通朝邑,北达韩城。《诗经》记载周文王曾迎娶有莘氏女,说明周初有莘南经朝邑、西至周原(今岐山)的大道已通。周宣王时韩侯赴京受命,回国“宿于屠”(屠、
、荼都是今茶峪的古名)。公元前620年,晋败秦师于令狐(今山西省临猗县境内)追至刳首(金水入黄河处)。这又说明,春秋战国时期莘地以北的茶峪、以南的刳首,都已成为交通要地。公元前428年,魏文侯西攻秦,筑城于合水之阳(遗址在东王乡莘里村)。秦以此为县治。其古干道,从县治南经德丰镇、刳首(合阳与朝邑交界处)至旗杆店,与以咸阳为中心的东北干道相接以达京师;向北,经茶峪通韩城。
隋开皇年间,县治移至今址。以此为中心的干道逐步开通。向东,经坊镇过灵泉村至有莘故城的马车道,与洽川南北干道相通。西魏废帝二年(553)合阳划归武乡郡(今大荔)后,增修南通武乡、东北通韩城的干道。北周明帝二年(558)合阳改属澄城郡,又增修西过大峪沟抵澄城的干道。
二、支道
地方支道,以今县城为中心。南道,经南庄头,越金水沟至渠西窑,一转西北至南蔡庄,至王村镇;一转正南经东马村茶坊,南下乳罗原过吴庄、路井、北党,至澄城县寺前镇,抵同州。中自北党向西南分岔,至澄城县灌里村。
王村为西道交叉点,自王村西越大峪河至澄城县柳池村;向南,经井溢坡、和家庄至吴庄,与同州干道衔接;中,自井溢坡分道经秦城、西马村入澄城县境;向北,经南永宁、白家庄至皇甫庄。
北道有二:一向西北,经伍中、赵庄、甘井镇至皇甫庄。一向正北,经丁家庄、仙宫村,越官道沟经屯里、南庄桥,再折东经南龙亭与合韩干道相接于司马坡。
县东道路有三:一向东北经知堡、贺家咀,越徐水沟过同家庄、百良镇至榆林渡,通山西省荣河县。一向正东经南渤海、坊镇,往东过伏六至东雷渡,通山西省荣河县;中分岔道自坊镇向东南经灵泉村下坡至夏阳渡,通山西省临猗县。一向东南经新池、黑池、马家庄至廉庄渡,通山西省永济县;中有岔道,从新池西北经百坂,逾金水沟至东马村茶坊,与同州干道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