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风翔就有先民用于渔猎的石网坠。《石鼓文》载:“佳
佳鲤可以橐之。”苏轼《东湖》诗云“深有龟与鱼,浅有螺与蚶,……沉浮无停饵,倏忽遽满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水库、陂塘等人工水面兴建,为发展渔业创造了条件。
一、渔业资源
宜渔水面 据1983年调查,全县宜养鱼总水面2348.5亩。分布16个乡(镇),46个村(组)。以水库为主,大小20座,2182亩,占宜渔总水面93%。按经营权属分:国营水库5座,水面1924亩,占水库总水面88%;集体水库15座,258亩,占12%。按地域分:山区水库5座,1001亩;沿山库14座,248亩;原区库1座,938亩。
陂塘20座,水面122.71亩。属乡村集体所有。多布沿山和原区库、渠、井旁。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便利科学养鱼。
涝池9处,17个,水面40.38亩。布于平原川道区。面积小,水质肥,易管理,发展鱼苗和鱼种生产有潜力。
饵料 据1983年选样鉴定,宜养鱼水域中有浮游植物7门,92种;浮游动物4类,47种;可供鱼类食用的水生动、植物15种以上。山区和半山区水域有菹草、苦草、荆三棱、芦苇、水芹菜等,原区水域有小浮萍、茨藻、金鱼藻等。水生动物有鳖、河蚌、田鸡、田螺、虾类、湖螺等共12种以上。
鱼类 适生鱼类有鲤科、鳅科、鲶科等19种。养殖品种有草、鲢、鳙、鳊、红鲤、镜鲤、鲤鱼、鲫鱼等。鲤、鲫属土著鱼,是水库自然增殖的经济鱼类,其余均属引进推广的优良鱼种。非养殖野生鱼有:鲶鱼、马口鱼、麦穗鱼、虾虎鱼、黄鳝、泥鳅等。适应性强、繁殖快,但经济价值小。与家鱼争食耗氧,影响生产,是清除对象。
鱼类养殖在全县水域各占优势,鲢鱼约占70%,鳙鱼约占20%,草鱼和其他经济鱼类各占5%左右。
二、渔业生产
凤翔是全省发展养鱼较早的地区之一。1958年引进家鱼在东湖放养。1963年5月建成县鱼种繁殖试验场。1964年家鱼人工孵化成功,生产鱼苗近百万尾,培育鱼种26.5万尾,结束了外购鱼种的被动局面。1973年成立县水产工作站,负责全县养鱼技术指导和推广。从事渔业专职人员从4人发展到15人,其中,水产助理工程师2名。初步具备苗种生产、成鱼管理、水库捕捞等较全面的技术力量。1985年,全县有机动铁皮船2只、木船6只、各种深度的大拉网20片、三层尼龙挂网16片、小丝挂网35片、定置网1套、拦鱼网300米、鱼种网2片、渔业深水泵2台、潜水泵2台、磨浆机2台、增氧机2台、手扶拖拉机1台。捕捞方法由单纯的大拉网作业发展到赶、拦、刺、张联合作业。1979年东风水库一网捕涝成鱼4672公斤。
六十至七十年代渔业责任不实,管理粗放,偷鱼、用雷管炸鱼的现象屡有发生。年平均育种16.87万尾,年均投放鱼苗30.07万尾,年产成鱼6~10吨。平均亩产3.85公斤,低于全省水库养鱼平均亩产5.5公斤的水平。东湖亩产可达200公斤以上,地处山区的白荻沟库亩产仅0.8公斤。全县人均食鱼量仅0.043市斤。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养鱼承包户发展较快。1982年有52户承包52个池塘,共417.1亩水面,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糜杆桥乡太相寺村5亩陂塘承包后,1982~1983年养育3寸鱼苗12.5万尾,净收入1863.75元。1985年,全县养鱼总产36.9吨,产值5万元,相当于1980年的5倍。1988年产鱼22.8吨,产值8万元。
三、水域污染
自七十年代以来,工业废水污染养殖水域日趋严重,给渔业带来灾难。据化验原区有985亩水面不同程度遭工业废水污染,占宜养鱼水面41%以上。东风水库面积938亩,系渔业主要基地,亦属全省25个商品鱼基地之一,但受污染危害最为严重。位于上游的卫东化工厂和县皮革厂把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排入支流,注入该库,致库水水质急剧恶化,造成1980年5月26日至29日库鱼全部死亡的重大事故,损失成鱼25吨,鱼苗8万多尾。城区县草制品厂、五金厂、制药厂、酱醋厂等单位的工业废水排入东湖,致东湖鱼类浮头死亡现象屡有发生,严重妨碍渔业生产。氮肥厂废水排入西干渠内,致庞家务5亩陂塘水质污染,1983年4月28日投放鱼苗5千尾,翌日全部死亡。
随着乡(镇)和小型联营企业的兴起,渔业水域污染日趋严重。科学处理“三废”,消除污染,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