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官屋基
在县境东南部,距城65公里处的巴山火车站附近,北纬32°15′,东经108°06′,海拔900米。原系几户人的宅基地,1982年新建巴山乡后形成集镇。常住人口400余人。其中半数为铁路工人。房屋建筑以砖木结构楼房为主。
九、巴庙
距县城66公里处,北纬32°31′,东经108°11′,海拔550米。民国年间形成街市。为周围田坝、庙溪、吊钟岩、小河等地茶叶、棕片、楮皮纸、苎麻、肉食、禽、蛋等农副土特产品集中交易之地。解放后一直为巴庙乡人民政府驻地。现街长241米,宽5米,常住人口500余人。农历每旬一、四、七日赶场,人数多达千人左右,年集市交易总额120万元左右。
十、大市川
距县城56公里处,北纬32°35′,东经108°05′,海拔976米。清时建街市,清代、民国初为本县24地之一的坪大市川治所驻地。解放后一直为大市乡人民政府驻地。现街长210米,宽6米,水泥路面,常住人口250余人。农历每旬一、四、七日逢场,赶场者达300多人,是东部较大的茶叶、核桃、棕片、肉食等农副土特产品集散地,年交易总额约30万元。
十一、平安场
在县境东北部距城70公里处的上楮河西岸,北纬32°44′,东经107°59′,海拔860米。清嘉庆中叶将集市由两河口迁此,是周围灵济、麻柳滩、西乡高川等地生漆、漆籽、核桃、药材、肉食等山货土特产品集散地。清代、民国初年为本县24地之一的上楮河治所驻地,民国中期为平安联保驻地。解放后一直为平安乡人民政府驻地。现街长253米,宽3米,常住人口244人。农历每旬一、四、七日赶场者多达800余人,年集市交易总额40万元左右。
十二、黎坝
距县城58公里,北纬32°23′,东经107°44′,海拔734米。清时建街市,解放后一直为黎坝乡人民政府驻地。街长150米,宽4米,常住人口600人。农历每旬三、六、九日逢场,赶场多达700人左右,为县西南边陲木耳、茶叶、核桃、烟叶等农副土特产品交易集镇,年交易总额40万元左右。
十三、长岭
距县城25公里处的青水河东岸,北纬32°24′,东经107°49′,海拔744米。明崇祯十七年(1644)建乡村,清乾隆年间形成街市。清代、民国初为24地之一的麻池堡治所驻地,后为麻池联保、长岭乡公所驻地。解放后一直为长岭乡人民政府驻地。街长180米,宽4米,常住人口300余人。农历每旬二、五、八日逢场,日赶场人数多达800人。为县西南部较大的木耳、板栗、棕片、肉食等农副土特产品交易集镇,年交易总额约40万元。
十四、过街楼
距城43公里处的青水河下游,北纬32°18′,东经107°49′,海拔660米。清初建乡村,嘉庆年间建街市,至民国初,为24地之一的仁村治所驻地,后为仁村联保、仁村乡公所驻地。解放后至1958年前曾为仁村区公所驻地,后为仁村公社、仁村乡人民政府驻地,街长165米,宽4.5米,常住人口350人。农历每旬一、四、七日逢场,赶场者500多人。为县西南川陕边陲木耳、核桃、油桐等土特产品交易集镇,年交易总额约40万元。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