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观音堂
在县境东部距城43公里处的楮楮东岸,北纬32°29′、东经108°04′,海拔650米。清初因建观音堂庙得名。乾隆十三年(1765)形成集镇,历系东区及下楮河重镇。解放后,为观音区公所和乡人民政府驻地。七八十年代五东、镇碾公路相继建成,此地成了东区交通枢纽。现街长400米,宽5~7米,农历每旬三、六、九日逢场,赶场人数多达2000余人,为东区较大的茶叶、苎麻、肉食、禽、蛋等土特产品集散地,年集市交易额140万元左右。
二、兴隆场
距城42公里处的楮河西岸,北纬32°35′,东经108°02′,海拔696米。原市场在老场,清道光四年(1824)山崩水淹,八年迁今址,以商贾云集、财源茂盛之义取名兴隆场。清代、民国初年为24地之一的中楮河治所驻地,后为兴隆联保和兴隆乡公所驻地。解放后一直为兴隆区公所、中市(后改名为兴隆场)乡人民政府驻地。现街长235米,宽5米。常住人口1000人。农历每旬二、五、八日赶场,人数多达1500多人,为县东北较大的茶叶,核桃、肉食、禽、蛋等土特产品交易集市,年交易额140万元左右。
三、简池坝
在县西边陲,距城80公里处的渔洞河东岸,北纬32°26′,东经107°33′,海拔605米。清同治中叶建街兴集。清末,民初为24地之一的石虎坝治所驻地,后为石(虎坝)白(阳关)联保、简池乡公所驻地。1933年3月~1935年2月,红军在此曾为赤北县简池区苏维埃政府驻地。解放后一直为简池(后为赤北)区公所、简池乡人民政府驻地。现街长400米。宽4.5~7.5米,常住人口800余人。农历每旬一、四、七日赶场,人数多达500~800人,为县西较大的木耳、茶叶、药材、肉食、禽、蛋等农副土特产品集散地。年集交易总额134万元左右。
四、青水河
距县城54公里处的青水河上游。北纬32°38′,东经107°44′,海拔1100米,清道光年间街市原建塔坝河,民国初水毁迁今址。清代及民国时曾为24地之一的青水河治所驻地和青(水)黄(村)大(楮河)联保、青水乡公所驻地。解放后一直为青水区公所驻地,1953~1956年为营盘乡人民政府驻地。1979年后为得胜人民公社、青水乡人民政府驻地,现街长300米,宽4.5~6米,常住人口450人。农历每旬二、五、八日赶场,人数达500~800人,为县西北部较大的生漆、药材、核桃、笋干、竹木、肉食等农副土特产品集散地,年集市贸易总额80万元左右。
五、碾子垭
距县城105公里,北纬32°40′,东经108°13′,海拔596米。明代乡场建于丁扒村柏家场,乾隆初水毁,六年(1741)迁今址。街道建于两山梁之间的斜谷中,顺坡拾级而上,高差50余米,由19个平台和210步石梯组成。故有“碾子垭步步登高”之称。街长310米,路面宽处6米,窄处2.3米,多石拱涵。清代、民国初年为本县24地之一的蜡溪治所驻地,后为蜡溪联保、纳溪乡公所驻地。历史上此地盛产银耳、天麻,为孝感、武昌、达县、万源、汉阴、城固、洋县、西乡等地客商云集的交易场所,被誉为“小汉口”。解放后至1981年间先后曾为纳溪区公署、碾子区公所驻地,解放后至今一直为碾子乡人民政府驻地。常住人口550人。农历每旬一、四、七日赶场,人数800多人,为本县东北边陲木耳、茶叶、核桃、生漆、桐油、肉食、农具等农副土特产品主要集散地,年集市交易总额40万元左右。
六、中坝
在县境东北部距城100公里处的纳溪坝中部,北纬32°39′,东经108°11′,海拔578米。此地原为村庄,1980年随碾子区公所及部分区级单位迁此而逐步建成街市。房屋多为砖木结构楼房,街长190米,宽14米,常住人口600人。每旬二、五、八日逢场,年集市交易总额约100万元。
七、长滩坝
在县境南部,距城52公里处的渔水河北岸。北纬32°15′,东经107°52′,海拔647米。道光二十三年(1843)建街市。清朝、民国初为本县24地之一的坪落治所住地,后为坪落联保住地。1933~1935年为红军活动重地,在此建立了全县第一个中共区委和区苏维埃政府。解放后一直为长滩乡、赤南乡人民政府驻地。现街长200米,宽6米,常住人口500余人。农历每旬三、六、九日赶场,人数多达两千余众,上市茶叶、木耳、杜仲、农具等农副土特产品丰富,年集市交易总额108万元左右。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