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关镇
二、渔渡镇
本名渔渡坝,距城35公里的渔水河西岸,北纬32°19′,东经107°57′,海拔750米。蜀汉章武元年(221)曾置南乡县城,为蜀重镇,明、清曾设营、汛、巡检署。驻扎重兵;民国初置县佐设分县衙门,后一直为南区,渔渡联保及乡的治所驻地。解放后为渔渡区公所、乡人民政府驻地。1984年5月12日设渔渡镇。
解放前渔渡坝有3条宽3~6米,总长约300米的泥土路面街道。取名河街、正街、背街,为本县除县城外唯一的由多条街道组成的集镇,为川陕物资交流重要集散地,繁华程度居全县第二。但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常受渔水和杨家沟洪水威胁。1965年7月两河洪溢,联结三街的木廊桥被冲毁,街淹房毁,街道开始向北发展,逐渐形成一条宽6~10米,长320米的新街道。80年代,沿西万公路又形成一条宽12米,长830米的新街道。旧河街被改造,现全镇共有新、旧街道各两条,共约1350米,其中沥青路面830米,水泥路面320米,泥土路面200米。集镇面积1.5平方公里,内辖两个村、13个村民小组,设有县、区、镇行政、企事业单位26个,常住人口2678人,农历每旬二、五、八日逢场,赶场流动人口1000~2500人。交易主要物资有茶叶、木耳、禽、蛋、肉食等土特产品,年交易总额350万元左右。据1985年房屋普查,岸内共有房屋211幢33536平方米。其中解放后修建的房屋31593平方米,占总数94.2%,砖混结构、砖木结构楼房占22%。集镇规模比解放前扩大10倍以上。
三、三元镇
本名三元坝,距县城44公里处的尹家河东岸,北纬32°27′,东经107°43′,海拔729米。清初形成集镇,为川陕要道重要集镇和基层政权治所驻地;民国年间为西区、三元联保及乡的治所驻地;解放后为三元区公所、乡人民政府驻地;1985年11月15日改称三元镇。
解放前三元坝只有一条5米宽100多米长的小街。60年代初,随着镇简公路建成,集镇开始向东、南、西扩展,在公路沿线逐步形成一条宽8米、长300米的新街道,原有老街延伸至200米,集镇面积0.5平方公里。有县办中学、区、镇党政机关和医院、供销社等事企业单位30个,村民小组4个,常住人口1070人。百日场,年集市交易总额120万元;有肉食、核桃、木耳、茶叶、梨等土特产品。流动人口200~1000人,为本县西南部重要集镇。
四、盐场镇
本名盐场坝,距县城62公里,北纬32°12′,东经107°58′,海拔740米。明、清曾设巡检署。后为川陕鄂盐商交易市场,嘉庆中迁往响洞街,盐场坝成为村庄。1933年6月~1935年2月,红军在此曾为乡、村苏维埃政府驻地。解放后曾为盐场乡人民政府驻地,亦无集市。1970年陕西省革命委员会从陕南各县招工千余人,在盐场坝建立陕西省镇巴矿区建设指挥部,后改为陕西省镇巴煤矿,职工最多时达2200多人,为全省新建的四大煤炭基地之一。从此盐场坝成了新兴的工矿集镇。1981年省煤矿关停,1982年、1983年镇巴煤矿、响洞乡人民政府先后由响洞街迁此。1985年11月15日改称盐场镇。集镇面积0.1平方公里,有5.5米宽的水泥路面街道两条,总长390米,有县煤矿、百货公司、中学、镇人民政府等县、镇行政、事企业单位23个、村民委员会1个、村民小组3个。常住人口1500多人。百日场。交易茶叶、木耳、禽、蛋、肉食等土特产,年集市贸易总额65万元左右。流动人口约300~2000人。为县南川陕边界农副产品交易重要集镇。
附:响洞街
在盐场镇东北5公里处。距县城57公里。北纬32°12′,东经108°,海拔795米。街道倚山而建,台、阶相连,陡斜曲折。清时街市面积大,居民多,300多盘大小红炉打制各号船钉、锄、斧、刀、铲等产品逾百种,外省商旅不绝。民国中后期灾荒、匪患迭起,大部分街房被毁,人丁锐减,贸易衰败。解放后逐渐复兴。1954年在此建起全县第一个铁业生产合作社。1983年前一直为响洞乡人民政府驻地。街长300米,宽5米,常住人口400人。农历每旬一、四、七日逢场。为县南边陲茶叶、油桐、禽、蛋、肉食、原煤等农副产品交易集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