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定远厅城内有街12条,即南街、西街、北街、沈家街、兴隆街、上周家街、下周家街、景家街、张家街、马王庙街、金家街、九道拐街。城外街有两条,即大南街、北关街;巷道两条,即张家巷、庞家巷。民国时镇巴县城变化不大,街道狭窄拐弯多,多属泥土路面,部分有块石铺面。解放后对旧街道进行拓宽,铺设沥青或水泥路面,又新建新街、海壕街、河滨路三条主要干道,至1992年底,城区道路(包括街道)总长度为10公里。
一、大街
(一)新街 别名马路上,位于东城墙外,北起公路管理段,南至柳树河坝,长1820米,宽22米。旧时为城壕、空地、荒冢。1956年修通西镇公路后逐步拆除城墙,改城壕为暗沟,沿公路两旁新建楼房,使该区段逐渐成为县城主要街道。现驻有50多家工商企业及行政、文化单位、大小商店、食堂等单位。1974年铺设沥青路面,1985年拓宽新街道路1500米,埋设道沿1100米,为县城最大、最繁华的街道。
(二)河滨路 位于城西泾洋河东岸,原为河边小路。1971年西万公路城区段为绕开闹市区改线经此,修成堤路结合的大道。北起交通警察大队检查站,南至县建司预制厂,全长1730米,两端均与新街相连接。因该路呈弯弓状环绕城西,故名环城路。1985年城建规划时定名河滨路。规划宽度12米。1988年至1989年铺设沥青路面。驻有县检察院、乡镇企业局、武警中队、农业技术学校、林业局、招待所、文教局、河滨路综合市场、城乡建设局、食品加工厂、自来水公司等20多个单位。
(三)武营街 位于城中部,东起新街(邮电局),西至河滨路。长290米,宽7~12米。清建城初,东段称张家街(今供销商场至向阳街口),后因中段设定远营游击署,俗称武衙门,故统称武营街。1974年将东段铺成沥青路面。1983年修建排洪沟时将西段铺成水泥路面。街内驻有工人俱乐部、中共镇巴县委、城关镇人民政府、县印刷厂等单位。
(四)海壕街 东起新街镇巴饭馆,西至河滨路大桥。长250米,宽16米。清时,为南城墙护城壕,俗称海河。民国26年(1937),城壕南部逐步建起民房,有小道通行。1959年拆除城墙及南门,扩建成街道。街内驻有镇巴饭馆、县中医院、城关工商所、建筑公司等单位。现为全城的商业闹市区。
(五)民主街 置城初称南街,清后期因北街建有贞节牌坊,亦称牌坊街;民国14年(1925)为纪念孙中山命名中山街;25年(1936)复称牌坊街;1953年改名民主街。长120米,宽8米,南接海壕街,北至武营街。驻有泾洋营业所和集体、个体服务网点,是城内个体商户较集中的地方。
二、小街
(一)新城街 位于县城北部,东起新街水电局,西至城关小学接河滨路,长264米,宽6.5~10米。清嘉庆八年(1803),因扩修城池而得名。1989年东西两端铺成沥青路面,中部规划待拓宽。街内驻有镇巴县人民政府、公安局、劳动服务局、城关小学等单位。
(二)向阳街 位于城内北段,南北走向。清朝、民国时为城内主街。清宣统三年(1911),此街建有收集字纸的库房,称字库街。50~60年代,随着新街、海壕街的形成,闹市区转移,此街逐渐冷落,多为居民住宅和少数个体商户。1968年改名向阳街,北起新城街,南至武营街。长170米,宽7.5米,1984年铺设水泥路面。
(三)南关街 位于南城门外,清称大南街,民国初更名南关街。北起海壕街,南接半边街。全长230米,宽5.5米。此街北段较开阔,清代、民国时和解放后商业活动均较繁荣。南段街道狭窄为居民住宅区,较冷清。北段连同中段155米街道,于1983年铺为水泥路面。
三、巷道
(一)半边街 因清时汪、吴、李、张等姓从四川、湖北迁来,接南关街东边盖一长排房,西为洋水河滩,故名半边街。北起水巷子,南至商业局办公楼后转新街。长145米,宽3.5~465米。街内有泾洋区兽医站。为菜农、城镇居民混合居住区,房屋多为土木结构平房。
(二)水巷子 西段位于城南半边街水井至河滨路,长55米,宽2米,原为居民下河担水的巷道故名。东段自半边街水井至新街城关派出所,长60米,宽4米,土石路面。
(三)张家巷子 清嘉庆七年(1802),张姓从湖北迁居此巷得名。东起南关街,西至河滨路,长76米,宽2米。
(四)景家街 清代景姓从三原县迁居此巷故名。民国6年(1917)街内建立天主堂,故又称天主堂巷。东起新街服装厂楼后,西至民主街,长113米,宽4米。驻有城关幼儿园。为居民、菜农住区。
(五)周家巷 清代周姓居此街,称上周家街。解放后因街道狭窄改称周家巷。东起民主街,西至电影公司家属院,转北至武营街,长190米,宽4米。为居民居住区,驻有县政协机关。
(六)沈家巷 原名沈家街,位于城内西部,南起武营街城关镇人民政府西侧,北至西城门城关小学西南侧,长162米,宽3.5米~3.8米。因清代沈姓从浙江迁此称沈家街。
(七)马王庙巷 东起向阳街,西至沈家巷。长129米,宽4米。原名下周家街,后因东端建马王庙称马王庙上街,西段的下周家街便被称为马王庙下街。70年代,马王庙上街修房堵塞已不存在,西段故称马王庙巷。
(八)水井巷 原名水井街,位于城内东部,东起新街邮电局北侧,西接向阳街,长103米,宽5米。清时巷内金姓居此称金家街,民国7年(1918)巷东端发现浸水,打井一口,改称水井街。巷内驻有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九)北门巷 原名北街,位于城北新城街通向北城门处,长115米,宽4~5米。
四、已堵塞的巷道
(一)锦子巷 位于南关街转拐处至县医院,长80米,宽1.5米。60年代以前可由南关街直通新街,1971年县医院修建房屋时将东段堵塞。
(二)兴隆街 位于沈家街北端至西城门,长37米,宽3.5米。60年代由于城关小学和综合福利厂修房时将北段堵塞,南端仅留人行小道。
(三)马王庙上街 位于向阳街水井处至新街,长60米,宽3米。因清嘉庆十四年(1089)此街建马王庙称马王庙上街。1953年改称民校街;70年代初东段被居民,农械公司修房堵塞,西段仅留人行小道。
(四)九道拐巷 东起向阳街北段,西至城隍庙场坝(今城关小学),因巷内多拐得名。清时为定远厅城12条街道之一。50年代犹存。60年代后由于城关小学修围墙和居民修房堵塞。